有路就有蔭令人期待
因為急功近利,不少城市把綠化當作“政績”和“形象”工程,熱衷于“一日成林”景觀建設,隨意破壞綠地、侵占綠地、砍伐樹木,使老百姓深受其害,不少城市因道路改造頻頻砍伐幾十年樹齡的行道樹,使市民走在路上遭受暴曬,叫苦不迭。
這種現象已成為目前城市的普遍現象。我們的城市雖然建得很漂亮,但少有林蔭。去過發達國家的很多人都說,人家是城市建在森林中,我們是樹木點綴在城市中。
因為城市的大樹少,一方面是溫室效應,讓夏天越來越熱,一方面是馬路上少有林蔭,上街讓人視為畏途。炎熱夏日走在大街上,上面是熱辣辣的日頭暴曬,下面是火燙的道路烘烤,使人如同在烤箱之中,尤其是等紅燈的時候,幾乎要讓人窒息。城市少有綠蔭,加劇了熱島效應,使城市的氣溫不斷攀升,引發出諸多的“城市病”。
應當看到,因為歷史的原因,我們的城市綠化欠債確實太多,諸如修道路、建住宅占去太多地盤,讓綠化難有作為。現在不少的城市管理者功利意識嚴重,生態環保意識薄弱,這在很大程度上使這一“欠債”不僅難以還清,而且越積越多,那種詩意的林蔭路成為了市民的奢望。
其實,一個現代城市,生態狀況是衡量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特別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因此,一個以人為本的城市,必然會把綠化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而掩映在樹林中的城市正是以“宜居”為目標,成為建設現代城市的必然要求。
城市綠化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偉大工程,城市建設應堅持“以人為本”,城市綠化并非只是造幾個景兒,而是應該讓百姓身邊滿目蒼翠。因此,“有路就有樹、有路就有蔭”的目標令人向往,令人期待。
編輯: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