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人才”升溫 實踐技能最受重視
前期施工員、后期養護員、項目經理等都是站在園林綠化行業最前線的人。現如今,如果問業內人士行業最缺什么人才,回答十有八九會是上述三類。如果說優秀的項目經理需要長時間累積的豐富經驗,可遇不可求的話,前兩者則完全可以通過扎實的行業培訓更快成才。隨著各地園林綠化市場的迅速擴展,這種需求顯得更為迫切。因此近兩年來,行業里“藍領人才”的培訓日漸升溫。
“一線專業人才缺乏的情況在上海也一樣存在。”上海市園林綠化行業協會秘書長許衛星介紹,近幾年上海城市綠化發展非常快,特別是在重數量更要重質量的要求下,專業人才尤為重要。作為用人單位,杭州市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壽仁也表示,企業最需要動手能力強、工作上手快的員工,而目前這類人才非常缺乏。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政府部門、協會和企業開始嘗試各種辦法。浙江省教育廳今年四月組織成立省高職園林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請企業代表直接參與。李壽仁是該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會由13家高等院校和3家省內知名園林企業的負責人組成,成立的目的就是為園林人才教育提供專業意見。”李壽仁表示,他已經建議相關院校加強測量學、土壤學等學科的實踐教學。
正是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主抓員工培訓的李壽仁在對本公司員工的培訓中最青睞的也是現場授課。最近他帶領部分施工人員參觀高質量的別墅區綠化工程。“現場感受能給員工最大的影響和刺激。”他提出:哪里好,哪里不好,不好該怎么改,現場參觀最能說明問題。浙江省園林產業在國內較為發達,全國到處都能看到浙江綠化企業的身影。通過培訓提高整體素質,對全行業發展都有貢獻。
經過長時間摸索,上海的園林行業目前已經形成一套系統模式,政府引導、協會組織、專業學校培訓、專業機構鑒定。協會處于中間環節,起著協調作用。因此,許衛星強調,每個環節都要注重實效,在制定計劃、教學內容時一定要充分考慮企業需求,才能真正做到幫助企業提高人員的專業素質。
與上海、浙江相比,國內大部分地區的城市綠化平均水平要低一些,一些中西部省區市近兩年綠化力度迅速提升,園林人才的缺口更為明顯。上半年,云南省建設廳開展了“兩萬名城市園林綠化從業者培訓工程”;3月份開始,重慶市園林局專門撥款20余萬元,組織重慶市園林技校分6批免費培訓了500多名學員。
據重慶園林技校副校長李江介紹,重慶市培養園林綠化高級技工的學校目前僅有園林技校一家,每年招生至多兩百名,根本難以滿足“森林重慶”大建設下對此類人才的大量需求。本次培訓主要包括城鎮下崗人員、返鄉農民工、各區縣園林綠化部門的一線生產及養護人員三大類。根據市場需要,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苗圃的生產與經營、生產和養護技能等。除理論知識外,還專門邀請經驗豐富的技師作現場指導,到園林局下屬的苗圃和公園實踐。李江說,這種培訓目的有三個:培訓花卉苗木自主創業的經營者;引導部分失業人員再就業;提升在職人員的職業技能。
據悉,組織方在每期培訓完成后會向企業和社會發布信息,組織企業和培訓人員面對面洽談,大約能有50%的人實現就業,其余的也都會建檔,著眼于其后的就業機會。“從目前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李江高興地表示,“我們已經在籌劃下半年開展針對園林綠化企業在崗職工培訓。無論針對在職員工,還是培訓新入行的,希望各類培訓能為園林行業發展再次注入活力。”
編輯: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