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綠化要突出特色創新機制
9月10日~11日,北京召開全市新農村綠化工作會。會議透露,全市新農村綠化總體發展是健康的,突出了特點、抓出了成效。
據悉,自2006年啟動以來,今年北京的新農村綠化是規模最大、任務最重的一年。街坊路綠化成功列入新農村“五項基礎設施”建設內容,市財政投資達4.9億元。街坊路綠化工程將與五項基礎設施建設同步設計、同步施工,于2010年底完成。
按照規劃,今年全市計劃推進新農村街坊路綠化1700個村,綠化總任務是1247.6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基本完成新農村綠化的村莊有968個,占總數的56.9%;已完成村莊綠化面積1116.6萬平方米,占總計劃任務的89.5%。
在市下達綠化任務村莊之外,各區(縣)自主對142個村實施了綠化,完成綠化面積587萬平方米。
兩者相加,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共完成新農村綠化1703萬平方米,超出市下達計劃任務量的36.5%。
會議組織代表赴延慶縣、房山區、順義區16個村觀摩學習,3個區(縣)分屬山區、半山區和平原。首綠辦主任、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局長董瑞龍說:“各區(縣)新農村綠化都有特點、都有典型、都有精品。”
延慶的特點體現在分類施策。他們將全縣新農村綠化建設分為擬創市級綠色村、擬創縣級綠色村、綠化完善村、見縫插綠村、綠化延后村5種類型,分類施策、分類管理、整體推進。延慶縣財政今年共安排1500萬元新農村綠化建設資金。
房山的特點體現在整體推進。他們提出打造新農村群落的綠化思路,今年在全面推進205個新農村綠化美化的基礎上,明確重點打造“兩個新農村群落、20個示范村”的目標。房山區今年用于新農村綠化工程的資金為3000萬元、用于新農村建設的獎勵資金為2000萬元。
順義的特點體現在進村入戶。去年,順義啟動“百村萬戶”庭院綠化美化示范工程。3年內,工程將對全區398個行政村的9萬戶庭院進行綠化美化。今年,順義直接投入“百村萬戶”綠化建設的資金就有7500萬元。綠化美化合格的庭院,每戶由區財政獎勵800元。
專業化設計和專業隊施工在京郊新農村綠化中日益受到重視。據統計,順義區今年村莊綠化采用專業隊施工、管理的比例已經達到50%。房山區則組建了新科綠源工程公司,專門承接新農村綠化美化工程。
在京郊農村,綠化美化正從最初的貪大求洋、模仿城市變得更有鄉村特色。董瑞龍說:“誰說農村綠化就應該標準低?新農村綠化要突出地域文化,種出特點,建成精品。”
順義區形成了柿子村、杏樹村、柳樹村等一批特色村莊,打造了國槐、果樹、玉蘭一條街等一批特色街道。延慶縣結合新農村建設,綠化美化了生態觀光沿線周邊。房山區則在新農村綠化中形成了月季專業村和綠色種植產業基地。
董瑞龍說,這就是新農村綠化的鄉村特色、旅游特色和致富特色。樹綠、花鮮、草綠、水清,給人清新舒爽的感覺,還能帶來經濟效益,我們在創造和引領環境。
順義區馬坡鎮廟卷村只有392人,8年綠化投入500萬元,被稱為“鮮花盛開的村莊”。村莊綠化資金來源多樣。目前,在京郊新農村建設中,部門聯動、政策集成、資源整合、資金聚焦、匯集于村的工作機制已經形成。
前兩年京郊新農村建設中曾受詬病的樹種追求名貴、草坪比例偏大、道路硬化不預留綠化空間等問題,正在得到糾正,鄉土樹種、群眾喜愛、規格適度成為理性追求。
同樣是針對硬化過度,各地做法不同。
順義加大了破硬增綠的力度。今年,全區已破硬綠化1.2萬平方米,栽植樹木、花卉3.6萬株。延慶提出,村莊硬化過多的,要破硬建綠。房山沒有破硬建綠,而是結合觀光旅游,搞了立體綠化。張坊鎮千河口村和十渡西石門村,就在主要街道上做了棚架,種植葫蘆,綠化觀光兩不誤。
董瑞龍提醒,目前,全市新農村綠化仍有不足:各區(縣)發展不平衡、資金保障還沒有完全到位、精品特色不突出、農民參與和養護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建立和完善。
他說,新農村綠化一定要改變以往那種“一條路兩行樹建好一個大隊部”的模式,要堅持多樹種、多植物、多層次、多功能、多色彩和好栽、好看、好活、好管的原則,讓群眾充分享受綠化成果。這樣才能實現綠化共建共享,才是以人為本。
他還說,綠化三分造七分管,不能種不種在我、活不活在它、管不管沒人,要探索長效的管護機制。延慶村莊綠化開發了農民綠色生態管護崗位5410個,其中村莊綠化等一般綠化工程管護崗位3800個,不僅破解了村莊綠化管護難題,還實現了生態增效和農民增收的互動雙贏。
明年是街坊路綠化工程的最后一年。董瑞龍要求,各區(縣)要抓緊秋冬植樹,能多種一棵就要多種一棵,并及早籌劃明年的項目安排、資金落實、規劃編制和苗木準備。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