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賚麗:規劃需體現城鄉一體化與社會和諧理念

圖為楊賚麗教授在風景園林師沙龍上
編者按:下面的這篇文章是節選自中國風景園林網記者對北京林業大學女教授、城市園林女規劃師楊賚麗的采訪,主要談及的是對中國風景園林事業發展的感受和對城市規劃發展的展望,楊賚麗教授為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打下了發展的基礎,她的想法一定會帶給我們新的認識。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北京林業大學女教授、城市園林女規劃師楊賚麗在對新中國60年的回眸時說道:"五十年代初期,國家各項政策不僅十分正確,而且還大得人心。到了五十年代中期,國家繼續在正確地道路上發展,各地城市公園、風景園林、名勝古跡得到進一步的維護與提高,北京就整修開放了八大處、碧云寺、香山、景山、十三陵、臥佛寺、潭柘寺等名勝古跡與風景園林。這一時期還規劃建設了一大批新公園,僅北京就新建了陶然亭、紫竹院、東單、日壇、月壇等一批公園。北京及全國的主要街道的綠帶、綠廊、綠地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各機關、大學、部隊、居民區的園林規模得到了發展。此時,整個國家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形勢一片大好。雖然園林綠地總體上水平仍然不高,但由于連續的努力,一座座城市確實一年比一年綠了起來、美了起來,老百姓也從中得到了很大的方便、愉悅與實惠。
但新中國風景園林事業60年的發展中,真正獲得較快發展的時期,當屬改革開放這30年。而在30年中又當屬進入21世紀后,城市化進程大大加快,特別是近幾年則發展得更快、規模更大、水平更高,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讓北京全市的園林綠地事業有了一個質與量的巨大飛躍,同時還帶動了青島等奧運分會場城市的園林綠地事業的發展;廣州的亞運會、上海的世博會也都極大地帶動了自己城市的園林綠地事業的高速發展。可以說,新中國風景園林事業60年成就輝煌,世界矚目、全球公認。"
對今后城市與城市園林的發展,楊賚麗教授是這樣展望的:"中國人口巨大,因此在中國建大城市是客觀需要。但我主張在大城市的中心城市四周建幾個、十幾個小城鎮,小城鎮與中心城市之間用較寬的城市生態園林帶將其隔離開來。中央提出的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和諧社會,我認為并不是必需將城市與農村的土地都連在一起,將中心城市面積簡單地擴大,而是要將城鄉的經濟、文化、教育、福利連在一起,提高農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經濟收入與福利待遇。在交通上用地鐵與高速公路將中心城市與衛星城聯結起來,信息上則通過互聯網、手機、電話、傳真、電視、廣播、報紙、雜志聯成網絡。"
"在未來的城市園林規劃中,中心城市與衛星城之間的隔離帶必需保持原生態,要保持原有的山林、坡地、濕地、湖泊,不能人為加以改變,在原生態隔離帶中要有足夠數量的綠色植被、綠色草地、綠色濕地等,既要起到對中心城市與衛星城市地域與空間上的隔離作用,還要實現調節氣候、清潔空氣、降低噪聲等綜合功能。在中心城市與小城鎮之間眾多的綠色隔離帶中,適當可開設少量郊野公園。郊野公園應該參考香港新界的郊野公園的建設理念,保持郊野公園的原生態,不建大型游樂場、不設賓館飯店、為保證郊野公園的安全與環保,不生火、不做飯,完全建成以青少年教育為主的綠地,當然也包括其它年齡段與職業的社會各階層人士,認識自然、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增長自然科學知識、陶野情操的渡假基地。規劃并建設這樣的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是我在今后城市園林規劃中,要體現出的城鄉一體化與社會和諧的重要理念。當然這只是未來城市園林綠地規劃的一個骨架與主脈。"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