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園?第七屆園博會展園設計方案
濟南展園
主題定為:“古城泉韻”
整個設計以濟南的泉文化為表現內容,充分突出濟南的造園特色,滲透出古城濟南的文化氣息及韻味。
方案在整體布局上主要通過主路、支路等不同的園路形式,將建筑、園林、文化融為一體,體現出具有古典園林韻味的的圍合空間。
一、建筑規劃
全園建筑都采用了傳統風格,建筑色彩多以灰、白為主,選用青磚、灰瓦等建筑材料。
主入口設置了入口景門,景門采用傳統建筑風格,成為游客視線交點,對園內景觀進行遮擋,起到障景作用。
從景門可以直接看到中央的景觀亭,又起到了一種框景對景效果。
中央設置景觀亭,景亭四周設置四組鏤空形式的以濟南八景為主題的景墻,讓游人近距離體會濟南的自然風情。
濟南園處于三面環水的景觀視點上,建筑臨水可以最大限度的滿足游客的觀景休憩要求,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形成了最佳的景觀效果。
園子臨水設置一組傳統建筑,中間為兩層高的瀛泉樓,一層用來做展廳,展示關于濟南泉文化、民俗風情的東西和內容,讓游客在觀景的同時充分了解濟南的特色,二層可做觀景、茶社之用,可欣賞園博園內的景觀,并且與園博大道形成很好的對景效果。
為了豐富豎向上的景觀層次,會意古典園林的神韻,在設計中做了高差處理,在北側堆砌山石流水,其上置亭,俯瞰全園,使游人徜徉山林之中。
二、園林景觀
在水系中設置泉的不同形式,體現出濟南獨特的泉水文化特色。在青石板路上,泉水從石板縫隙流過,清泉潺潺,采用了自然式造園手法,詮釋 “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植物配置與環境相結合,充分考慮色彩美、形態美,注意時相、季相、景相的統一,在較小的綠地空間取得較大活動面積,植物種植以高大喬木為主,灌木為輔。
樹種選用柳樹、紅楓、百日紅、白皮松為主,營造“三面柳”的效果。并且配植石榴、海棠、玉蘭、柿樹、等獨特的庭院樹種。沿水系運用荷花、千屈菜、菖蒲等水生植物進行造景。
整個園內在不同的區域形成不同的植物群落,并注意與硬質景觀的緊密結合,達到“步移景異”效果。
從遠處看濟南園,建筑、園林和諧統一,層次豐富,形成了和諧悅目的山水畫卷。
編輯:zhao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