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建議鼓勵多種資本參建公園(圖)
2009-10-12 17:26:30 作者:柴偉 來源:重慶商報 瀏覽次數:
晉愉公園地產
學古人建私家園林
縱橫商務研究所所長劉可說,古典園林可作如今修建公園的參考。比如蘇州拙政園、獅子林等古典園林,曾經都屬于私家園林,但這些園林每年會在固定的時間對外開放,供普通百姓游覽。而如今那些著名的古典私家園林成為了“公園”的一份子,不再是私人財產,而是普通百姓旅游休閑的好去處了。
“我覺得應該鼓勵私人修建園林。”劉可說,比如說富人購買了獨棟別墅后,我們鼓勵他把周圍的環境打扮得更漂亮一些,種樹栽花建園林,改善環境。
個人捐款建公園
江津區一位從事園林種植的企業老板何言說,紐約中央公園就一直保留著一個優良傳統,即把個人和公園的建設、管理一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有限的政府撥款外,籌集大量私人捐款以維持公園的運作。經過多年的運作和推廣,捐贈者、建設者的目光已從中央公園轉移到很多小公園身上。作為回報,園林部門可為這些個人或團體“冠名”他們所建的湖心島、綠地,甚至噴水池。
社區屋頂修花園
家住九龍坡區動物園附近的代先生建議,可以出臺政策要求開發商修建房屋時屋頂必須綠化。目前有不少國家都有這方面的規定。屋頂綠化還有個好處就是隔熱。現在重慶有不少樓盤的頂樓種植了植物,但是很多都是頂樓業主自己種的,品種繁多,有的甚至種菜,政府應該統一規定。
企業廠區修公園
現在不少企業都喜歡在廠區種點植物。家住渝北區新牌坊的李波先生建議,對于在廠區種植物的企業家應該鼓勵,具體辦法可以設定標準,如果廠區綠化達到某個標準的,政府可以給予綠化補貼。李先生表示,重慶每個企業增加10平方米的綠地,算下來就是一個可觀的數字。
多方資本修公園已盛行
個人投資建公園早已在很多城市開展起來。成都市《成都市公園條例》明確指出,鼓勵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投資公園建設、經營或以資助、捐贈等方式支持公園事業的發展。昆明、常州等城市也有不少來自房產開發、商業企業等民間資本投資的公園。在重慶,晉愉地產集團打造公園地產的嘗試已經走過了四五年,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成為外地不少企業學習的樣板。
編輯:jojo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