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公園發能量 公園地產進入“猛醒”期
作為一名購房者,你知道最新的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是多少嗎?你知道正在興建的公園又將對樓市催生出多大能量嗎?據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有關部門最新披露的數據,當前全市建成區綠地率33.44%,綠化覆蓋率36.6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2平方米,近三年人均新增公共綠地1.8平方米。成都還將逐年增大對綠化建設的投入,進一步完善各類綠地系統,提高已建設綠地的質量,全力推進“城市公園化”的歷史進程。
業界資深人士認為,大量新興的城市公園使公園地產煥發出新的能量,推動成都公園地產進入“猛醒”期。
權威數據
當前,成都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0.2平方米
10月27日,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有關部門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市政府規劃,近年來成都市綠化工作緊緊圍繞“把成都建設成為中西部人居環境最佳”的目標,先后在城區內建設六大森林公園和兩個大型公園,抓緊完成北郊、十陵、兩河、熊貓生態、錦江體育等城市森林公園建設,總建綠面積超過12平方公里。
據該負責人披露的最新市區園林綠化工程數據,當前全市森林覆蓋率已達36.8%,建成區綠地率達33.44%,綠化覆蓋率達36.6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了10.2平方米,這一數據在全國主要城市名列前5位。其中最近3年為快速發展期,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新增了1.8平方米。今年新建的金牛、雙桂、蘇坡3個公園年內將竣工開放。按服務半徑500米的要求,近幾年建成了市民就近游憩健身的小游園、小廣場65個,對天回廣場、摸底河小游園等206個游園進行了增綠改造,全市街旁游園總數達到501個。
近年成都還先后對150余條中小河道進行全面治理,完成水土保持綠化面積2500公頃,渠系綠化270公里,河道綠化28公里,形成了“清波綠林抱重城”的城市園林風貌。此外,中心城區建設了207條林陰大道,打造了“銀杏大道”、“花樹大街”等20多條綠化特色大道,超過90%的城市主干道實現透綠見綠。已建成光華大道、成青線、三環路、北湖、雙流東山、龍泉老成渝路等健康走廊,長度達100公里,從而將城區公園綠地、近郊生態綠地、遠郊風景林地進行有機連結。
而今,東湖公園和金沙遺址大型公園,總面積達2萬多畝的5大郊野森林公園,都已成為最響亮的城市名片。東邊的幸福梅林公園,南邊的永康森林公園、南湖公園,西面的兩河森林公園、青羊綠舟森林公園,北邊的北湖公園及沙河帶狀公園,西北的成都歡樂谷公園等,成為了市民和外來游人的休閑新去處,并有力推動了成都“城市公園化”的進程。
巨大能量
新建一個公園,崛起一座新“城”
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院專家傅堯信表示,近年來由于城區規劃建設的公園項目總體規模巨大、分布范圍廣、開發時段集中,對成都樓市帶來巨大沖擊,并從根本上改變了成都人的居住模式和居住習慣,從而直接提升了整個城市的居住品質。
成都市住宅與房地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成都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認為,過去很多開發商在“公園地產”上不夠嚴謹,或把規劃中的未來當成現實來描繪;或是“秀才”筆下生花,將距離很遠的公園寫成“臨近”XX公園等;有的開發商更是無限夸大,如把面積狹小的樹林、水池、小灣夸大為森林、湖泊、半島;極個別者甚至指鹿為馬,把緩建的住宅用地和臨時租用的土地稱之為“公園”、“綠地”來吸引購房者,造成了很壞的影響。隨著成都市區內外已建和正在規劃建設的公園綠地的有力推進,對城市公園地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們已經看到的有兩河公園旁的中海國際社區、炎華置信?西江月、綠地派克公館,花博園旁的國色天鄉,新益州公園旁的世紀城,東湖公園旁的華潤?翡翠城、東湖國際 ,金沙遺址公園旁的金沙西園、天韻金沙等,都可以稱得上真正的公園地產,是近年來“公園成就地產”的有力證明。這些新興的居住板塊正在影響著整個成都樓市,進而影響著成都人的生活。
王曉白深入解析到,在政府大手規劃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沙河整治與整個沙河樓市的崛起。在沙河整治中,政府共建成沙河開放式主題公園8個,生態性河岸40公里,沙河總體綠化面積345公頃,沙河全線栽植喬木12.2萬株,栽植各類花草310多萬株,種植草坪21萬多平方米……這些成果直接成就了藍光?花滿庭 、水韻天府、沙河新城、沙河北岸、新沙河陽光水岸等樓盤組成的沙河源生態新區,成就了龍湖?三千里、首創?愛這城、萬科?金域藍灣等大盤鑄就的建設路板塊,成就了華潤?二十四城、花樣年?花郡、水岸華庭等新興的萬年場及塔子山等高品質居住新區。如今沙河流域已成為成都市最具人文特色的精品生態區,而“一河兩公園”的沙河源生態新區,無疑是“公園成就樓市”的最好范例之一。
“198規劃”
讓公園環抱成都的宏偉藍圖
如果說,一年前“保利?公園198”的出現標志著“198規劃”建設在城北啟動,那么今年陸續啟動的“武侯198”和“錦江198”等區域建設的齊頭并進,已經讓“198規劃”從一個紙上規劃快速變成宏大的“建設圖紙”。
根據“198規劃”,成都中心城區的198平方公里非建設用地,主要位于三環路之外、外環路以內(包括外環路外側的500米生態保護帶),其中規劃了145平方公里的生態用地,用于建設森林、草地、花卉、水體和生態農業等項目,塑造成都市的都市大景觀;而45平方公里的配套建設用地,用于社會保障、文化、體育、娛樂、旅游、商務、住宅等項目,完善成都市的現代服務業功能。有了“生態優先”為原則,未來在198規劃范圍內的開發項目都將以建設用地與生態用地和諧交融的面貌出現。
在“198規劃”下,成都如同被一輪綠色的生態圈環抱,環狀分布的大片生態綠地與各個城區結合,呈現出一個未來的“綠色成都”。而整個“198規劃”范圍非常廣泛,涉及到五城區(含高新區)及新都、龍泉、雙流、溫江、郫縣等11個區縣。“不久后,人們就將感知到198規劃的建設實施對成都生態環境和城市人居環境帶來的深刻影響。”成都市規劃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對于普通市民來說,在環繞成都中心城區的周邊,將會有更多的生態環境可以共享。”
業內人士認為,在成都的地理版圖上,未來將出現的是南有“錦江198”、北有“新都198”、西有“武侯198”等的成都城市休閑生活新格局。這也意味著,在“198規劃”范圍內出現的大型復合地產將具備其他項目所不具備的開發條件:在距離中心城區最近的交通距離下,擁有更生態、更開闊的自然環境。所謂的“198生活方式”,就是一種綠色生態居住方式與現代城市新型休閑的全面結合,它也將成為成都一個特有的開發建設模式。
新銳觀點
公園地產進入“猛醒”期
成都市綠委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具有獨特的地理地貌和動植物資源優勢,有城區、近郊和遠郊完整的城市森林建設成果,完全有條件成為最宜居的生態城市。下一步,綠化部門將按照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進一步完善各類綠地系統,提高已建設綠地的質量,將成都市建成綠化體系完善、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態環境良好城市。同時形成新一批大型永久性綠地,使綠地面積的增長率高于城市面積的增長率;山丘區繼續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自然保護區三大生態工程建設,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世家機構董事總經理郭漫舸認為,多年來公園地產都是樓盤炒作的噱頭,現在成都已建和正在規劃建設的公園綠地甚多,為城市公園地產的興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前在售的506個樓盤或多或少都與公園有聯系。王曉白則站在行業高度提出,成都公園地產歷經打磨之后更加燦爛,比如沙河源生態新區,就具有了公園地產的多重優勢:位于城市水源保護區,空氣與水的質量最佳;在三環內現有公園中面積最大,總占地140萬平方米,其中河湖濕地水面16.5萬平方米;車行進城時間最快,經北新高架橋抵一環路只需10分鐘。成都樓市從早期的借景、傍園,到大量城市公園的出現,并使大批新項目真正融入公園,形成建筑、人文與自然環境合一的地產新概念,公園地產正式進入快速發展的“猛醒”期。
編輯: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