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生態”漸成小區綠化關鍵詞
2009-11-09 18:51:33 來源:無錫日報 瀏覽次數:
市民丁先生最近發現,近幾年,小區公共綠化多了很多桂花樹,每到花季芳香沁人心脾。種什么樹最適合地區生態發展,怎么種樹才符合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的要求?無錫市園林管理局相關人員表示,桂花、玉蘭、櫸樹等適宜本地栽培的“百姓樹”將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居民區。
上世紀80年代,無錫市開始進行小區綠化工程,香樟、冬青等常綠樹種成為首選。常綠樹種在春、夏、秋季節能夠保持綠意,遮擋陽光,可到了冬天卻對采光和通風造成影響。在老新村的改造過程中,市園林綠化部門對枝葉茂密的常綠樹種進行修剪、遷移。從最初的追求“常綠”到注重景觀,“文化”、“生態”正逐漸成為小區綠化的關鍵詞。據了解,目前無錫市在建小區的綠化景觀的設計施工必須經過主管部門的審核批準,做到科學規劃,長久保持。新建小區綠化制定了控制影響采光和通風的種植方案,落葉和常綠樹種配比需達到3:1,常綠樹一般種植在小區北面,或南北向道路兩側,像桂花、石榴等景觀好、蟲害少的“百姓樹”將重新大規模回歸居民區,寓意著“高中舉人”的“前櫸(樹)后樸(樹)”也因其美好的文化含義而廣泛種植。以綠化為主體的小區景觀也從觀賞型向生態型、休閑型發展。
一些小區綠化貪大求洋,大面積使用海棗、鐵樹、華盛頓棕櫚等不適合江南地區生長的南方樹種,造成資源資金浪費和景觀不和諧,受到市民詬病。有關部門表示,合理選擇植物品種,堅持適地適樹原則,是加強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的重要舉措。“百姓樹”、鄉土植物對原產地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種植成本低、成活率高、養護費用低,也有利于營造城市自然和諧的風貌特點,應加以推廣。(高飛)
編輯:justin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