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植造園思想研討會將于13日召開
傳承 ? 交融
陳植造園思想研討會暨園林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博士生論壇
2009年11月13-15日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主題為“傳承與交融”的陳植造園思想研討會暨園林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博士生論壇(會議議程)將于11月13日至15日在南京林業大學召開。今年,是我國造園學倡導者、奠基人陳植先生誕辰110周年。該論壇的召開是為了緬懷陳植先生,同時探討如何更好地從前輩的造園思想和古典園林文化中汲取營養,將其應用至當前中國的風景園林教育和行業實踐之中,是為傳承。
近三十年來,中國的風景園林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當前中國現代風景園林的理論與實踐還存在諸多不足:一方面,我們對中國悠久的傳統園林文化的研究仍不夠深入,難以在繼承中發揚光大;另一方面,我們在學習西方近現代風景園林理論與實踐的過程中將其與中國國情結合的深度依然有限。
傳統是現代的基石,傳統文化是現代文化發展的動力與源泉。因此,在現代中國風景園林的發展中,回顧老一輩造園學家的思想,深入發掘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顯得尤為重要。陳植先生畢生致力于中國造園史學的研究,他的學術成就為中國現代造園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紀念陳植先生的杰出學術貢獻,弘揚陳植先生育人不悔、嚴謹求實的治學精神,值此陳植先生誕辰110周年之際,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決定舉辦陳植造園思想研討會。在緬懷陳植先生的同時,探討如何更好地從前輩的造園思想和古典園林文化中汲取營養,將其應用至當前中國的風景園林教育和行業實踐之中,是為傳承。
中國目前正處于轉型期,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導致了人口急劇膨脹、環境日益惡化、土地資源極為缺乏、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形成強烈沖擊等問題,這些都對中國的園林設計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是難得的機遇。因此,在舉辦陳植造園思想研討會的同時,舉辦園林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國際論壇,以此融匯東西方園林的精華,為中國的風景園林實踐提供廣闊的視野,是為交融。
傳承和交融的主題賦予了本次會議不同尋常的意義。會議由追溯前人造園思想、傳承中國傳統園林精華切入,以園林植物的研究應用、園林規劃設計的理論實踐以及風景園林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為出發點,探討如何把握歷史機遇、關注城市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空間,使現代園林行業在繼承傳統園林藝術的同時,取得科學和藝術兩方面的突破、邁上新的臺階。以上,正是本次會議需要討論的問題。
分論題一:園林植物研究與應用
21世紀是注重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生態時代,植物是生態園林中最具活力的要素。運用園林植物創造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建設生態園林,改善環境質量已經成為歷史的潮流。植物景觀研究除了注重選擇符合美化、香化、彩化的植物種類以及配置形式外,應該加大生態效益方面的研究,以植物造景創造出具有良好生態效益的現代城市園林。
完美的植物景觀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學科間的相互融合與影響,園林植物研究的內涵已悄然變化,包含了生態學、群落學、經濟學、工程學、美學及空間構成理論。園林植物的應用必然要求在科學性與藝術性完美統一的基礎上,兼顧時間性、經濟性、技術性、空間性、文化性,這也是植物造景理論和實踐發展的必然趨勢。本論題主要探討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作用;園林植物資源及其應用;園林植物造景的研究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探討,以實現滿足各方面的需要、創造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
分論題二:園林規劃設計及研究的傳承與交融
時代的全球化格局無形中使我們的世界融為一體,在這革命性的第三次浪潮中,曾經獨樹一幟的中國傳統園林之瑰寶面對新的形勢、新的需求、新的生活漸行漸弱。如何使我們的文化瑰寶得到延續、得到發揚屹立于多彩的世界民族之林中,是我們新時代園林設計者不容推辭的歷史職責與義務。
只有獨特的才是唯一的,才能在席卷全球的洪流中巋然不朽。作為新時代的園林景觀設計者而言,只有立足自己、立足此地、立足此時,構建自己的園林“座標”,才能擁有屬于我們的話語權。我們只有秉承豐厚的歷史、傳承絢爛的文明,強化中外密切的交流、融納古今園林的精華,才能實現在全球化浪潮中,傳承并弘揚獨樹一幟的中國園林,從而營造中國園林新的輝煌。
分論題三:園林規劃設計中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
材料與技術是園林設計之源。材料是園林外在物質載體,是實現園林功能的物質基礎。在設計語言的演變與發展上,新材料對設計觀念的變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因為材料使設計得以存在和彰顯, 使設計語言得以物質呈現。而新材料的傳承應用影響、推動園林設計的發展。
就材料與技術如何引領園林設計,以面對未來園林發展的新挑戰為主題,探討園林設計中材料與技術的重要性,傳承與發揚傳統材料與技術的現代運用。兼收并蓄,享用相關行業的技術成果,拓展新材料、新技術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開拓園林業界對材料與技術應用進行深度演講與探討。
中國風景園林網作為此次論壇的協辦單位將對此進行專題報道,敬請關注。
編輯: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