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理念應成為城市規劃的“內核”
城市發展史告訴我們:居住,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宜居,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優美的宜居環境,是城市發展的更高境界和價值取向,是科學發展觀在城市工作中的具體體現。益陽地處省會長沙中心城市圈,旖旎的山水風光,厚重的湖湘文化,獨特的人文景觀,散發著益陽城市的迷人魅力。益陽無需復制別的城市,而要避免“千城一面”的尷尬。在城市高速發展時期,最緊迫、最重要的是科學定位城市的發展規劃。基于此,謀劃益陽城市發展的未來,要堅定地突出自己的特色。“奮力后發趕超、建設綠色益陽”,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發展戰略,這一戰略要貫穿于城市規劃建設的始終。綠色理念,應該成為益陽城市規劃的“內核”。
綠色環境。現代城市,首先應是一個綠色的城市。綠樹成林,綠色滿城,綠蔭環抱,讓人們生活在一個綠色的家園之中。在城市里,如果沒有花草樹木和鳥鳴蝶舞,就會成為干巴巴的鋼筋混凝土的堆積地,就會成為一個沒有生命活力的空間軀體。人們不能也不愿意禁錮在鋼筋混凝土的建筑群里,人們需要公園、綠地、景觀、陽光、新鮮的空氣、清凈的水面和休閑游覽的好去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對環境的要求會越來越強烈。綠色之于城市,就像人類之于大自然,城市的綠色,是生命之色、溫馨之色、青春之色、文明之色。
綠色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決定著一座城市的面貌、影響著人的心靈感受。城市建筑深深地烙著人類進步的印跡,在風格迥異的城市建筑中,人們感受著古老的文明,品味著古老的文化。現代城市建筑,體量的“高”與“大”成了追求的主要目標,市場經濟的價值取向,信息化時代的快捷變幻,開發商的盈利沖動,標準化的施工工藝,致使建筑風格趨同,建筑文化多樣化缺失,千城一面、千樓一面。綠色建筑,注重民族和地方特色。富有濃重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建筑,是個性城市的文化積淀,是現代與區域文化特色的融合。綠色建筑,注重建筑與城市、自然的協調,建筑高度、體量、立面、色彩與城市交融,與自然交融,達到建筑與城市、自然賞心悅目的和諧。綠色建筑,注重建筑的環保節能,引入節能和環保設計,使建筑綠色運營,節水、節能、減少排廢,同時,建筑材料盡量本地化,以突出本土色彩。
綠色園區。經濟是城市的支撐,工業化是城市化的基礎。工業園區建設是世界各國推進工業化的成功經驗。作為城市有機組成部分的工業園區,其發展理念不應游離于城市的發展理念,而應與城市的發展理念相一致,其核心就是要環保立園。入園項目,環保要作為審批的前置條件,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換得園區的一時發展是得不償失的,它損害的是整個城市的競爭力。我們需要園區的金山銀山,但我們更需要城市的綠水青山。
(作者系益陽市委常委、副市長)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