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會成為迪拜嗎?
9?11事件之后,迪拜野心更甚。歐美國家對阿拉伯游客設立諸多限制,迪拜試圖把這個消費能力強大的群體吸收,由此不遺余力發展高端地產產業,提高旅游檔次。在迪拜,有兩句話甚為流行,一句是“我們創造歷史”,另一句是“沒有人會記得第二名”。
房地產成為迪拜炙手可熱的行業,其中尤以迪拜棕櫚島集團和Istithmar公司(IstithmarWorld)著名。兩者同屬于迪拜世界,前者負責房地產開發,后者是負責金融、資本、休閑、航空等領域的商業投資。
雖然手中握有大量超大型項目,迪拜世界卻很少從自己腰包里掏錢。它先后向中東和歐洲多家銀行貸款。有內部人士透露,Istithmar從2003年至今共進行了270億美元的收購行動,自己出資金額不過25億美元。
“相對于阿布扎比或卡塔爾,迪拜企業的杠桿程度要高得多。”花旗銀行海灣地區的一位公關經理曾向媒體表示。
為了迎合迪拜統治者的中東紐約夢想?當然也為賺更多的錢?迪拜世界主席SultanAhmedBinSulayem從全球聘用高級金融炒手,雷曼兄弟前高層戴維德?杰克森因此成為Istithmar的行政總裁。畢業于美國費城坦普爾大學(TempleUniversity)經濟學系的SultanAhmedBinSulayem和華爾街人很合得來。迪拜世界無孔不入,并且用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入為迪拜市場需求下注。
摩根大通在11月27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英國金融巨頭蘇格蘭皇家銀行是迪拜世界最大的債權人。自2007年1月份以來,蘇格蘭皇家銀行為迪拜世界安排了總計23億美元的貸款,占后者這一時期新增債務的17%。
包括德意志銀行、渣打銀行在內的多家歐美銀行參與和安排了與這個中東城邦國家有關的一系列債券和貸款活動。來自瑞士信貸的報告指出:已確知2005年以來迪拜世界發行了價值100億美元的債券,還發放了260億美元的銀團貸款。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迪拜樓價跳水,泡沫瞬間破滅。房地產就這樣成為壓垮迪拜的最后一根稻草。
迪拜延期還債的消息一出,歐洲三大股市跌幅均超過3%。金融股、建筑建材股以及迪拜世界擁有股權的公司股票成為重災區。英國匯豐控股、萊斯銀行集團、德意志銀行、荷蘭國際集團等歐洲主要大行幾乎全線盡墨。
銀行忙著發表聲明撇清關系,但更大的恐慌恐怕不是壞賬,雖然800億美元是個嚇人的數字,但分散到各個銀行便可承受。巴克萊銀行的新聞發言人稱,即使全部成為壞賬,也足以被消化。
相比之下,來自于整個中東地區的金融風險更讓投資人擔憂。就迪拜而言,外部需求幾乎是唯一的市場動力。截至2008年底,迪拜總人口160萬,其中僅有17%是本地人口。當地媒體披露,經濟危機之后,迪拜許多外籍勞工聚集地成為空城。在全球經濟尚未回暖之時,仰賴外部需求的迪拜一時無法籌措資金,很有可能會拋售在全球股票市場持有的大量股票,這個猜測加劇了國際股市恐慌。
今年2月,迪拜向位于阿布扎比的阿聯酋央行緊急發行100億美元債券,而11月25日宣布延期支付債務前數小時,迪拜又宣布從阿布扎比控制的兩家銀行融資50億美元。據彭博新聞社報道,棕櫚島集團和迪拜其他地產開發公司尚需110億美元資金,才能確保已開工的4萬戶住宅不會淪為爛尾樓,僅棕櫚島集團就需融資20億美元,但工程的投資人已經拿不出錢。而據路透社分析,如果迪拜世界的債權人拒絕接受債務延期,迪拜當局可能被迫出售投資于世界各地的地產項目。
同為酋長國,阿布扎比固然不會坐視不理,但有分析稱,它們并不愿意借給迪拜太多錢。港口國家迪拜素來比其它保守的酋長國開放,其西化的態度一度讓這些酋長國不滿。迪拜此次陷入債務泥沼,正是削弱其實力的好時機。
誰來拯救迪拜?這和迪拜塔的高度一樣,還是一個謎。
編輯:songgao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