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奇:轉型與融合??走向真實的風景園林
轉型與融合??走向真實的風景園林
李景奇 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摘要:本文的論述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 真實的現狀??風景園林發展背景與問題
2 真實的目標??人類是利益集團
3 真實的內容??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核心
4 真實的理論與方法??適當的理論與方法
5 真實世界觀??自然觀、生態觀、倫理觀
對于當下喜歡符號勝于所指、復制勝于原旨、想象勝于現實、表象勝于本質的時代而言,假象倍受尊奉,而真理是不屑一提的。不但如此,在真理減少假象增多時這種尊奉被一味夸大,以至最大程度的假象生成了最高程度的尊奉。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Feuerbach Ludwig)
1. 真實的現狀??風景園林發展背景與問題
國家體制與行政對學科指導與干預主要包括:
學科的等級??中國特色;
學科泰斗??對學科貢獻;
部門利益;
門第之間;
科學精神;
行政與學術;
大學與人才培養;
科學與宗教;
專業發展與社會發展階段
社會發展層面:社會轉型??乾坤未定
我們生活在一個巨變而戲劇化的年代,價值觀多元而混亂,秩序在離析,規矩在敗壞,倫理道德在異化,一切都在洗牌,重新出發,各有各自的中國夢。時代在消融禁錮和弱化權威,可以自我做主了,似乎人人都成了上帝。終于可以什么話都說了。但往住雜亂無章,不知所云??時代失去了精神標尺的聲音。
1.1城市發展層面:城市建設大躍進
中國城市化已經被房地產投機與特殊的經濟發展元素所推動,而不是生產力的集中所致。快速的城市發展生長必須改變機制,很多推動要素是無生產性的、無收益的、無結果的。
過度城市化與過快城市化。現在中國的城市發展速度屬于城市建設的大躍進。城市擴張極快,舊城更新量極大,不但造成農業用地的緊張,社會財富巨大浪費,更造成了設計質量、建設質量的潛在隱患;更使得區域環境變得越來越糟。
城市發展層面:城市建設大躍進
城市規劃與城市發展犧牲農民、農村、農業利益獲取城市利益;
城市經濟發展靠土地交易??原始性、一次性、不可再生性資源獲取最大利益;
城市集團與鄉村集團利益博弈,不對稱博弈,農民缺乏利益代言人;
目前大多數城市主導產業還是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制造產業為主體;
1.2社會衡量成功的標準變了
社會精神標尺變化??社會目標,形而上學,與形而下學,精神榜樣與物質榜樣;
工業社會追求清晰的精英文化體系;
后工業社會追求一種模糊的、大眾或者消費文化體系;
1.3當下中國審美取向
??審美的新時代??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與決裂
??大眾審美日趨中性化與物欲化、功利化、世俗化、感官化、形式化、商業化等特征。
當代中國審美文化的感官化、形式化、物欲化、商業化等等消費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審美活動中的形而上意味和理性主義內容,使傳統審美教育所追求的精神價值的絕對性被欲望滿足的絕對性所取代。
當代中國的審美價值觀基本上由經濟發展的力量所決定。其中官員、專家特別是美學專家與時尚人士(媒體)引領著、決定著、控制著審美的取向與流行態勢。
1.4中國面臨的永續發展的問題
目前中國的社會發展處在“經濟決定論”(economic determinism)與“生態決定論”(ecological determinism)的重要博弈階段。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重要博弈階段
1.5風景園林發展存在問題
1)學科專業不夠強大,與社會需求差異大;
2)缺乏學界廣泛認可的更多的中青年思想理論大家;
3)當下風景園林缺乏適當的理論與方法;
4)缺乏風景園林對建筑學與城市規劃的訴求研究;
5)缺乏行之有效的調查方法與數據分析處理方法;
6)缺乏合適的經濟學分析理論與方法;
7)缺乏切合實際的人文關懷與公眾參與方法;
8)缺乏普遍認同的環境倫理觀以及生態價值觀。
1.6當下規劃設計的文化表現
(1)平面感:消解深度,拒絕解釋。
(2)斷裂感:歷史虛無主義。不需要歷史,歷史意識消失,斷章取義,用完即扔。
(3)零散化:主體喪失中心的地位,使要素成為自身解構主義,碎片無序的疊合。
(4)復制:距離的消失、大眾化、普及化。
1.7從設計思想來看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1)裝飾主義:淡化功能作用,強調符號意義。
(2)折衷主義:從歷史中汲取思想、手法,將片段在現代構架上按現代人的審美習慣組合??強調既此又彼,多重譯碼。
(3)娛樂性與含糊性:嬉戲與調侃,不嚴肅,設計風格與細節上具有含糊性,既此又彼。
編輯:c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