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綏寧金銀花合作社趙秀元:伴著花香奔小康
2009年12月28日,在湖南省綏寧縣和洞口縣交界的一處名叫老庵堂的荒山上格外熱鬧,上百名水口鄉金銀花專業合作社社員冒著數九嚴寒挖坑、施肥,一個個揮汗如雨,正在忙著種植金銀花。身臨其境,人們望著中間一位正在為種苗培土的老者贊嘆說:“引進金銀花栽培這個項目,老趙功不可沒!”
不在其位也要謀其政
現年67歲的趙秀元,系綏寧縣水口鄉田凼村村民。他曾擔任鄉林業檢查站站長、村主任等職務20多年,2002年主動辭去村領導職務,在家安度晚年。
已到兒孫繞膝、頤養天年的時候了,兒女們都希望父親好好休養休養,過一個幸福的晚年。2008年,《邵陽日報》有關本市隆回縣小沙江鎮、麻塘山鄉農民種植金銀花脫貧致富的報道吸引了他,他立即找來有關資料了解金銀花的藥用功能、市場需求及種植要求,如所需海拔、氣候、土壤等等。老趙了解到,隆回縣藥農出售鮮花最高價賣到每500克十幾元,四川省南充地區每公斤干品價最高賣到470元。這下,老趙再也休息不下去了。當他證實水口鄉海拔、氣候等到各方面的條件都和隆回小沙江、麻塘山兩鄉鎮基本一致后,趙秀元立下決心要帶領本鄉村民開發這一致富項目。
四次取經掃除攔路虎
想要干一番事業還真不容易!他前前后后遇到了不少麻煩。
當他把自己的打算一公布,立刻遇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好心”阻攔:兒女勸他別干了,就享享清福吧;老伴罵他六七十歲了還去帶這個頭,究竟圖個啥?一位愿意參與的朋友則勸他說,報刊上介紹的項目好是好,但報上假的東西也多。
趙秀元決定親自出馬,分批組織有關人員赴隆回縣小沙江、麻塘山等金銀花主產區考察學習。
第一批是趙秀元發動的4戶種植戶,第二批為首批種植戶家屬和新擴大種植戶,第三批請去了鄉村干部,第四批所有入股人員及部分家屬都去了。
凡上過小沙江、麻塘山考察回來的人,無論過去贊成或不贊成種金銀花的,回來后沒有一個再反對,沒有一個不為隆回縣發展金銀花巨大的經濟效益所感動。
緊鑼密鼓辦產業
四次考察回來后激發了村民們的種植熱情,趙秀元趁熱打鐵,著手和他們研究如何發展本鄉金銀花產業。
大面積栽培金銀花要解決籌款、租地、育苗、買荒山、解決各種突發矛盾等難題。為此,老趙和村長陶通壽絞盡了腦汁。
籌款問題是大事。趙秀元充分發揮他和陶通壽當過村干部又講信譽的優勢,從鄉信用社借出10多萬元貸款,緩解了燃眉之急,保障了租地、育苗等整個工作的正常運轉。
建苗圃租地要連成一片,栽培1000畝以上大田需租用10多畝上等土地做苗圃。他們找幾個村考察后方才找好了一個地方,可耕地是七八戶人家的。盡管租金已達到了市場價格,大多數農戶也基本滿意,但總有一兩戶時不時又出難題,比如有人協商好了又反悔??要求退田種稻,說種稻合算。趙秀元左說右說實在說服不了時,就主動提出用自家的好田換,并愿意找補差價,還向合作伙伴們提出用大伙一起購置的耕田機給他們代耕,優惠收費,以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
育苗問題至關重要,大家嫁接學會了,育苗技術掌握了,不僅以后能節約大量購苗資金和運輸費用,同時是解決大面積栽培的一個最佳方案。老趙與伙伴們以每天80元工資,管吃管住,外加一包精品“白沙”香煙的優越條件,從隆回縣小沙江鎮和麻塘山鄉請來師傅手把手傳授嫁接技術。在為時40多天的拜師學藝中,他們開支了近4萬元的昂貴學費,但趙秀元和伙伴們覺得值得。
2009年10月份,在縣老年科協、縣扶貧辦、縣農業局和縣移民局等多家單位的支持下,綏寧縣首家金銀花專業生產合作社正式宣告成立,標志著水口鄉金銀花規?;I化生產駛入了又好又快發展的快車道。
編輯:jus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