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花木之鄉”走向成功的密碼
短短數年,高流鎮從一個偏僻的小鎮成長為享譽全國的花木基地。去年,農民人均來自花木產業的收入達4500多元。近日,記者前往探尋“花鄉”成功密碼??
翠綠的廣玉蘭、金邊的黃楊、火紅的三角梅……隆冬時節徜徉在“花木之鄉”???新沂高流鎮,處處都能感受到一股涌動著的濃濃春意。
高流鎮的花木種植規模達3萬畝,從業人員1.2萬人,產品遠銷京、滬、浙等20多個省、市。去年,農民人均來自花木產業的收入達4500多元……短短數年間,這里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偏僻小鎮成長為享譽全國的花木基地。其成功的背后有著怎樣的玄機?日前,記者深入高流鎮,一探“花木之鄉”的成功密碼。
協會當主力 規模出效益
“你一家就種了200多畝,擔心銷售問題嗎?”在該鎮耀南村花木種植大戶宋斗同的基地前,記者問道。“就怕你種得少哩?!彼麡泛呛堑馗嬖V記者:“我們村的種植戶依托花木協會進行銷售,越多越好賣?!?/P>
采取政府引導、花木經營大戶牽頭的方式,高流鎮成立了多家花木營銷協會,吸納120戶種植大戶和花木經紀人為會員。目前,全鎮已培育二、三級資質園林施工企業5家,涌現出21家營銷收入過200萬元的民營花木企業,初步形成以鎮花木營銷協會為龍頭、20多家花木企業為基礎、120多名經紀人為骨干、60多個外銷網點窗口為配套的花木流通體系。全鎮培育100畝以上的花木種植大戶50多戶,30畝以上規模種植戶200多戶,先后帶動全鎮5500多家農戶從事花木種植。
高流鎮花木協會會長何淑龍坦言:“花農的總效益連年增加,主要原因是種植面積上去了。”
科技入花田 投入促增長
在鎮郊,記者看到占地150畝的花木科技示范園已經初具雛形。近年來,該鎮以南京林業大學、江蘇省林科院等科研單位為依托,強化科技投入,先后建立了新品展示、優品擴繁、名品示范和精品培育等小區,并從河海大學引進了全光照育苗微噴技術,從南京林業大學引進高檔花卉工廠化育苗技術,成功培育出中華紅葉楊、金冠柏、火焰海棠、金森女貞等200多個國內外名優花木品種。目前,全鎮已形成了科研單位?花木科技示范園?科技種植大戶?農戶的花木良種繁育、推廣體系,推動了全鎮花木產業新一輪的提檔增效。
此外,該鎮還大力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抽調專業技術人員和黨員科技示范戶組成技術服務隊,在花木種植重點村巡回授課,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提高種植戶的技術素質。目前,全鎮已培養100多名花木“土專家”,95%以上的種植戶都掌握了花木種植實用技術。
有了科技做后盾,花農的信心更足了。今年以來,全鎮新增花木1萬多畝,形成了高檔花卉、綠化苗木、盆景三大系列千余個品種,基本能夠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
誠信育環境 實力鑄品牌
見到花木大戶趙德友時,他正帶著工人忙著裝車。他告訴記者,這已經是走的第9車花木了。當記者詢問這筆生意收入如何時,趙德友笑著說:“30多萬元的預付款已經到賬了,余下的貨到款清。”
誠信是經營致勝之道。高流鎮始終把公平競爭、誠信守信作為花木之鄉軟環境建設的重要標準。他們制定了《全鎮花農誠信經營公約》,設置了誠信舉報電話,倡導花農開展誠信經營活動。誠信經營讓高流鎮的很多花農和客商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本形成“一個電話就能達成一筆生意”的互信氛圍。日前,江蘇省花木協會連續第三次授予該鎮“花木之鄉”的榮譽稱號;該鎮“中春”牌系列花木成為全國市場暢銷品牌。
規模+科技+誠信,這也許就是“花木之鄉”成功的密碼吧。
編輯:jus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