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大代表建言:城市應逐步推廣樓頂綠化
-北京市園林科研所的調查表明,每公頃樓頂綠化每年可以滯留粉塵2.2千克
-王建民代表表示,應以“三年大變樣”為契機在城市逐步推廣“樓頂綠化”
-應先在城市中的非居住性建筑物中有選擇地進行“樓頂綠化”試點
如果把樓頂變成綠色的,我們的城市將會變成什么樣呢?省人大代表、九三學社邯鄲市委副主委王建民在建議中提出,河北省應該以“三年大變樣”為契機逐步在城市推廣“樓頂綠化”。
“樓頂綠化”好處多多
王建民在建議中提到,聯合國環境署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一個城市的“樓頂綠化”達到70%以上,城市上空二氧化碳含量將下降80%,城市熱島效應將會徹底消失。
王建民在建議中提到,聯合國環境署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一個城市的“樓頂綠化”達到70%以上,城市上空二氧化碳含量將下降80%,城市熱島效應將會徹底消失。
北京市園林科研所的調查表明,每公頃“樓頂綠化”每年可以滯留粉塵2.2千克,目前北京市僅六層以下的建筑物就有6900萬平方米的裸露樓頂,若全部進行樓頂綠化,就可以增加綠化覆蓋面積6980公頃,面積相當于新建26個天壇公園,每年可滯塵10600噸。如果將城市的樓頂全部綠化,則可將整個城市的最高溫度降低5至10度,建筑頂層溫度降低3至5度。另外,植被覆蓋下的樓頂面層材料壽命平均延長近3倍。
除此之外,“樓頂綠化”還能有效解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綠化用地的矛盾,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可以改善屋頂刺目的眩光;通過植物蒸騰作用,改善生態環境,改善空氣質量,吸滯塵埃,吸收有毒有害氣體,增加空氣濕度,削弱城市噪音。
建議先選非居住建筑試點
王建民指出,無論是從專業角度上來看,還是從環境美化來看,在城市實施“樓頂綠化”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由于我國缺乏針對“樓頂綠化”的法律法規,部分城市的“樓頂綠化”工程實施過程中,在費用分擔和綠地率的計算上與居民和開發商產生矛盾,工作難以推進。另外,還有一些技術、管理上的原因使“樓頂綠化”效果不盡如人意。
王建民建議河北省成立組織機構,積極推進“樓頂綠化”工作。先在城市中的非居住性建筑物中有選擇地進行試點,并加強規劃、技術攻關和科研工作。
- 相關鏈接
“樓頂綠化”
王建民介紹,“樓頂綠化”是指在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的屋頂、露臺、天臺、陽臺等人工基質面上進行的綠化。新加坡、日本、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在上世紀中期就開始了“樓頂綠化”的研究,并逐步推廣。我國的重慶、上海、深圳、北京、南京等國內各大城市,從上世紀末逐步開始各種形式的“樓頂綠化”工作。
編輯:jus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