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代表發言摘登
迎難而上 落實減排
◆青海省環保廳廳長 趙浩明
去年是青海省減排工作最困難的一年,上半年形勢十分嚴峻。為此,7月,專門召開了青海省減排推進會,把年初簽訂的目標責任書細化,下半年全省減排工作的推進力度很大。
第一,利用國債資金拉動內需,建污水處理廠的計劃原本定在今年年底進行,為了推進減排工作,我們把所有工期都提前至少半年。這樣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環境質量也得到很大改善,西北督查中心在這件事情上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在關鍵時候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湟水河的水質也得到很大改善。第二,以重金屬污染防治為重點的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取得了重要成效。第三,生態監測方面,下一步要加快生態監測指標體系的建設,把生態環境質量說清楚,把發展演變趨勢講明白。
淘汰落后產能促減排
◆廣東省環保廳廳長 李清
周生賢部長的報告總結了2009年環保系統的工作成績,深刻闡述了建設生態文明、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戰略構想和思路,對我們今年乃至今后一個時期的環保工作有重大指導作用。
廣東省面對金融危機,淘汰了一批落后產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廣東省占全國GDP1/8強,無論重化工業發展還是淘汰低端產業,單靠點源治理不夠,需要結合產業結構的調整。
面對新形勢,環保部門需要不斷探索環保新機制。在減排方面,廣東省下決心加強能力建設,增強地方配套措施,啟動珠三角環保一體化規劃。通過人大立法,強化法律規定,不讓污染項目通過審批,確保亞運會的順利召開。規劃環評需要落實推進,環保部門要積極參與主體功能區劃制定,提高環評審批的有效性。可以說,在新的一年,確保“十一五”目標實現,廣東省有壓力,但也有把握。
探索新道路 謀劃新發展
進一步探索區域聯動機制
◆北京市環保局局長 史捍民
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全民參與,我們要積極推動全民環境意識的提高。近年來,北京通過舉辦奧運會,使市民的環境意識普遍提高。除此之外,就環保的具體工作,我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區域污染防控機制。韓國首爾在這方面已經做出了比較成功的探索,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區域聯動機制。我們可以借鑒首爾在資金籌集等方面的經驗。二是建議進一步實施總量控制。只有把污染總量控制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三是推動環境經濟政策的制定。經濟政策的實施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推進。四是在“十二五”環保規劃的制定上,我認為,如下問題需要進一步考慮:對各城市的考核如何才能更實事求是和更恰如其分,“十二五”環保規劃的評價指標如何確定以及氮氧化物的減排是否應進行科學測算等。
多手段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江蘇省環保廳廳長 陳蒙蒙
2009年,江蘇省的環保工作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積極有所作為,在保增長、促發展過程中,通過倒逼機制,保證了經濟結構調整的順利進行。
2009年是困難的一年,而2010年將是復雜的一年。今年隨著經濟逐漸復蘇,環境污染問題也可能出現抬頭的趨勢。而西方國家經濟正在進行綠色轉型,也使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任務更加艱巨。2010年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更加突出,環保部門需要使用更多手段,特別是環評手段來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
控源截污是治理太湖的主要手段,江蘇省每年投入20億元專項資金治理太湖,沿湖各市縣每年從新增財力中拿出10%~20%用于太湖治理。同時,多種手段并用使太湖水質有了大幅提高。環境保護要多采用一些激勵手段,比如創模、以獎促治等,與環境執法、環評等控制措施相輔相成。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