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十幾棵大樹倒地兩月無人管
合肥市民質疑:都說“不歸我管”那歸誰管,“皮球”要踢到何時?
在安徽省合肥市葛大店附近的包河大道上,十幾棵樹木被大雪壓斷,倒在地上已有兩月半之久。殘樹斷枝橫臥路邊,任由車輛碾壓、枯死。熱心市民昨天致電本報新聞熱線,質問這眼皮底下的問題,到底該哪個部門管?如果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早已了解到情況,卻熟視無睹,是否有失職之責?
我們將新聞鏡頭回放:1月19日下午,吳存榮在參加合肥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三小組的分組討論時,針對政協委員提出“城市不能光建不管,要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的建議。他當場表態說:“一堆樹枝放在那里,大家不去做,都在討論誰的責任。現在規定,要首問責任,不管誰的責任,先去做。 ”市長的話言猶在耳,這樣的狀況卻不幸再次發生。
現狀:綠化樹橫躺兩個月
昨日下午,記者根據讀者反映來到葛大店農貿市場。在該農貿市場正門向南不到50米處,果然有不少道邊綠化樹“東倒西歪”,有的直接躺在地上,樹枝被來回車輛碾壓已經很不像樣。有的則彎著腰身,像一把弓,樹枝探在馬路上空。雖然綠化樹外沿還有一圈白色的柵欄,但是由于每棵樹都有四五米高,倒下來早已越過柵欄至人行道上。經過辨認,這些樹既有楊樹也有長著“毛球”的梧桐。
據給本報反映此事的李阿姨說,她住在附近,可以肯定,這些樹就是去年11月中旬那場大雪壓斷的。周圍經營戶和市民也表示,這些樹的確是大雪壓倒的。而且整整在此地東倒西歪了兩個多月,也沒見有人過來管過。將路人逼上快車道
記者看到,幾棵樹在這里躺著,來回的車輛和行人似乎也不分慢車道和人行道了,場面混亂。李阿姨說她年紀大了,走到附近都要特別小心。 “你看樹枝都橫躺在人行道上,從這經過一不小心就會摔跤,再說,有這么幾棵樹擋著,人要繞著走到快車道上去,交通亂,感覺也很不安全。 ”
除了影響交通、市容,李阿姨還為這些樹感到可惜。 “沒記錯的話這些樹也就栽了一年多,一下子成這樣怪可惜的。你看,有些樹雖然彎了還能救活。但是不管死的活的都沒人過來處理,有關部門應該作為一下。”周圍居民也說,不管是園林還是市容,甚至是當地街道社居委都應當有責任處理。
答復 城管:知道,反映給了園林
記者先是聯系了當地葛大店社居委,工作人員表示沒有看到樹倒的情況,也沒接到反映。此后,記者又聯系了當地淝河鎮市容辦,工作人員給了一位負責當地社區市容的“陸主任”的電話,他表示,看過樹倒的情況,的確是大雪壓倒的,但這個不歸當地市容管。 “包河大道的清掃早就交給了區市容局統一管。 ”記者又問,是否向區級市容反映過,陸主任強調應當聯系區里。
合肥市城管部門早已開始實施網格化管理,對于城市管理的諸多細節問題,細化到每個社區、每條道路,能找到具體的負責人。昨天下午,記者聯系到了包河區葛大店網格責任人宣先生。他表示,對于群眾投訴他責任轄區里的倒樹、斷樹問題,自己已知道此情況,之前已向當地園林等部門作了反映。
園林:沒有移交,不歸我管
那么,園林等相關責任部門是否知情呢?昨天下午,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宣傳部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此事應由包河區林業(園林)局來負責。
隨后,記者設法聯系到了包河區林業(園林)局辦公室,該局一黎姓工作人員表示,葛大店的倒樹、斷樹問題他“早就看到了”。但話鋒一轉,他又表示,那里屬于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管,因為道路綠化建成后,至今沒有移交給他們。
當天下午,記者又采訪了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該局項目管理一處的張姓責任人說,他們還不知道相關情況。“那里的工程竣工快兩年了,遺憾的是,有些老問題,一直沒有移交。 ”張姓責任人隨后說,將立即找相關部門前去查看、處理。他表示,這一塊過去不歸他管,上一任才走,而他才接手,不太了解相關情況。(徐秋凝、張春燕、馬翔宇、武鵬、卓也)
短評:誰來逮住細節里的“魔鬼”?
《名偵探柯南之漆黑的追蹤者》剛剛在合肥上映。影片中,一名被害人死在高速公路上,警方召集轄區警察開會,意外的是,AB兩個縣都搶著來,原來被害人倒下的時候,身體在A縣,而雙腳踩在了B縣的范圍里。
看到這里,觀眾們笑場了。我理解發笑的原因是,大家更習慣于聽說,找A縣,A縣說你去找B縣;找B縣,B縣說你去找A縣。而且他們都能說出一大套看起來非常合理、非常無辜的理由。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比如引起了高層領導的重視,說這個事情再不解決,AB兩個縣的干部都給我下班!于是大家紛紛高度重視起來,不但不再“踢皮球”了,而且精誠合作共謀發展,事后還建立起同類事件的應急預案和長效機制。然而,如果凡事都要等到這一步才能解決,是否是更大的悲哀?
面對意外、突發、公共事件,我們經常看到“一陣風”式的集中整治。 2009年11月合肥那場大雪,總計壓倒了25萬株大大小小的樹木。心痛之余,有關部門迅速行動,開始掃雪、護苗、復綠。然而時至今日,2個多月過去了,包河大道上這20棵樹竟然成了“沒娘的孩子”、“看不見的角落”。
真的看不見嗎?非也。所在轄區的網格責任人說他看見了,但是不歸他管;包河區園林部門也承認看見了,但依然是“不歸我管”;建設單位更干脆,一句“不了解”完事。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倡的“首問負責制”,此時不過一句空話!
“面對矛盾不退縮,面對責任不塞責,面對難題不回避。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金龍對干部的要求言猶在耳。“大力倡導關注細節的作風,因為魔鬼住在細節里。 ”的確,老百姓需要勇于擔當、勇于“多管閑事”的管理者,需要不談理由、不找借口的“驅魔者”,需要心系細節、真正把群眾切身的小事當做大事來干的好干部。他們不僅會在風和日麗時,種下一片又一片綠蔭,也會在大雪后,悄悄扶起一棵又一棵大樹。
編輯:liyuting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