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欲建“公園國家”
據美國《時代》周刊2月10日報道,北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有一個“公園國家”計劃,想將705平方公里的國土建設成一個保護性公園,以期招攬生態旅游客,刺激經濟。
目前,計劃還沒有通過,但已引發多方爭議。有人說計劃不可行,有人說必可行,但前景如何,就難以預測了。
■設想
整個國家就是個大公園
從來都沒有過的“世界公園”
一個保護性公園,一個國家,兩者能畫上等號嗎?這整個國家就是一個大公園?
與此同時,太平洋豐富的物產圍繞這個公園,周邊還有數百個美麗的熱帶島嶼與之相伴,也成為公園的一部分?
另外,公園里,大部分的居民都住在歷史悠久,傳統文化氣息濃厚的村莊中。他們依然記得已經被這個世界遺忘的大部分“技藝”,雖然看上去落后于這個時代,但靠海吃海,被“懷抱”在自己的國土中,活得有滋有味。
聽上去像個烏托邦是吧。但在密克羅尼西亞,這是不少人討論了多年的一個計劃。如果真的建立起來,這個公園將囊括密克羅尼西亞整個國家。
密克羅尼西亞位于北太平洋,屬加羅林群島,東西延伸2500公里。海岸線長6112公里。陸地面積為705平方公里。島嶼為火山型和珊瑚型,多山地。它由607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4個主要大島/州為:科斯雷、波納佩、特魯克和雅浦。首都帕利基爾位于最大島波納佩。
如果密克羅尼西亞真的實現了這個計劃,它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公園國家”,某種意義上真正的“世界公園”。
“這是一個很激進的主意。”密克羅尼西亞大學教師霍華德?萊斯說,“從來沒有過這樣一個‘世界公園’,字典上不存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
一方面保護傳統文化
一方面刺激經濟起飛
《時代》說,如果計劃成功,密克羅尼西亞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全國都是“保護區域”的國家。密克羅尼西亞人之所以有這樣的計劃,本意是想發展、保存、維護這個國家獨特的文化和富足的海產業生命力,同時刺激波瀾不驚的經濟開始起飛。
萊斯曾經在加勒比海地區操作過一家生態旅游公司。根據他的說法,發展高端的生態旅游能讓密克羅尼西亞人民過上好日子。一年四季,他們都很缺工作。
目前,美國密歇根州州立大學已經答應為“公園”提供技術支持。另外,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也已經同意支持這個尚未被正式批準的計劃。
波納佩在今年春天將舉行一次高級別的經濟會議,屆時會向各路人馬大力推銷這個“公園國家”計劃。
■障礙
花多少錢 效果如何都說不準
但已經有人想在公園搞娛樂業
這個“公園國家”計劃聽上去很美好,但目前面臨許多障礙。
波納佩雖是推動計劃“前進”的急先鋒,但他們急于求發展的政府,已經提議在“公園”里建一個大型娛樂場所,包括賭場等設施,花樣很多,“不少于1000個房間”。
《時代》說,建設這樣一個大型娛樂場所可不是項“節約型”戰略。事實上,“公園國家”概念雖然在2004年就首次被提出來,但是明確的指導方針一直沒有出現。因此,問題多多。比如,計劃在保存本土文化方面有多大的價值?密克羅尼西亞國家政府方面始終存疑。
“這可能是一個有利可圖的主意,”前總統、現參議員約瑟夫?烏盧瑟曼爾說,“(不過)我們就是搞不太清楚(如果實現了計劃)會發展成什么樣子?會花費多少錢?收益怎么樣?”2004年,計劃首次提出時,烏盧瑟曼爾還是密克羅尼西亞總統。
外國專家和當地部落很難溝通
曾經差點喪命于彎刀之下
當地環保組織同樣認為“公園國家”計劃真的能推動當地旅游事業發展。不過,建設要靠外國專家鼎力支持,但外國專家與當地人之間的價值觀非常隔膜。
《時代》說,在密克羅尼西亞,雖然有聯邦政府,但是國土差不多全部在一些部落宗族的掌控之中。過往時光證明,有人即使只侵犯他們一點點“邊界”,都會吃不了兜著走。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一個差不多全由美國人組成的自然保護組織因一個流域管理計劃,要去測量波納佩的土地。“我們差不多統統被彎刀給砍死了。”比爾?雷諾說。30年前,雷諾從美國加利福尼亞搬到了伯納佩,幫忙該自然保護組織在密克羅尼西亞落地扎根。“我們中沒有一個人敢帶著一個‘專家建議’,貿貿然就跑去那些部落。在密克羅尼西亞,這根本行不通。”他說。
“公園國家”的提倡者爭辯說,這個計劃目前正在進行中。如果沒有和這些部落宗族商議好,任何事情都是定不下來的。密克羅尼西亞資源專家理查德?鮑爾森說:“這是密克羅尼西亞的獨創的計劃,是街上居民必須理解、接受和一起生活的事物。”
《時代》問:如果沒有國際環境保護組織的支持,這個國家能否宣稱自己是一個大公園?在某種程度上,這個大問題已經有答案了。
“如果政府打算這么搞,他們就能搞起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彼得?莎迪說。但是,這不意味著這個“公園”符合他們組織的“保護區域”定義。他們的“保護區域”定義強調自然環境、相關生態系統服務、文化價值的長期保護。不過,“‘保護區域’的定義包含很多個層面。”莎迪說,“到頭來,與其故意不理會一塊土地的環境保護,倒不如為了民眾生存早早規劃。”
當地居民覺得自己像動物
生態旅游并非“魔彈”
按照計劃,“世界公園”會將當地居民和他們的資產都圍起來。密克羅尼西亞人對這個問題很焦慮,擔心這項“創新之舉”會將國家分割成幾個動物園,一種讓游客們呆呆欣賞被鎖起來的文化的“動物園”。
《時代》說,當地居民如何看待中央政府強加于他們身上的守則,仍有待于觀察。“這里的業主非常非常看重自己的所有權。”密克羅尼西亞前總統(執政期為1987-1991年)、現密克羅尼西亞大學歷史學教授約翰?漢格朗厄姆說,“這個‘世界公園’將破壞土地所有權系統。”
另外,這個公園能否解決困擾密克羅尼西亞領導層長達幾十年的難題:如何在保護密克羅尼西亞文化的同時,促進經濟發展?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政治家擔心他們的國家會像鄰居關島(西太平洋的島嶼,美國海外屬地)一樣遭受同樣的命運,人們都住進了高層賓館里,傳統文化消失殆盡。但是,關島同樣出現了機遇,密克羅尼西亞是否也會有?每年,差不多都有2000個密克羅尼西亞人離開祖國,到美國或關島去,尋找教育與工作的機會。
密克羅尼西亞的未來全系在大群的生態旅游者身上?也有很多人說,非也非也。
“密克羅尼西亞處在經濟絕望中。”漢格朗厄姆說,“但我不認為生態旅游者是所謂(能快速解決問題)的‘魔彈’。”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