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型園林綠化的“南寧模式”
初春的民族大道綠意盎然,郁郁蔥蔥,作為城市主干道之一,這里的園林景觀設計充分體現出南寧道路綠化的特點。在這里,你能看到直立、攀緣、吊掛、附生等立體化、多層次、群落式的植物種植方式,如同走進了熱帶雨林式的生態長廊。這里共種植150種植物,綠地率達47%,綠化覆蓋率達56%。
南寧以生態式綠化配植模式建設民族大道,以最小的土地面積產出最大生態效益,體現了“節地型”“節土型”“節水型”的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理念。這只是南寧市在進行節約型園林綠化中的一個小縮影。
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綠地面積,追求園林綠地綜合效益的最大化?南寧市長期以來,就在不斷探索、創新這種新型的道路。“我們盡量減少草坪面積,多種鄉土樹種及喬木灌木、草本地被等。”對此,市園林管理局園林綠化管理科科長陸志成解釋,要多選擇本地的優良樹種,如扁桃、芒果、秋楓、大花紫薇等,還要深入挖掘推廣一大批鄉土園林植物。同時,還要多采用喬灌草多層綠化結構。這樣不但可以保證“綠量”充足,投入少,而且養護又非常簡單、簡易,更能體現城市綠化“原生態”的地方特色。這種也被稱為生態群落式的種植模式。
南寧市的園林綠化從建設到觀賞,都充分體現了節約的理念。目前,南寧市在城市公共綠地、道路綠化規劃設計中,大力提倡邊坡綠化、垂直綠化、立體綠化等園林形式,多種形式地開展城市綠化建設,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綠地面積的“綠量”,突出綠地建設中“生態優先”的理念。
“生態建園”的思想之花已經在南寧市結出了累累碩果。人民公園的蔭生植物園、青秀山的“雨林大觀”、南湖環湖雨林景觀帶、40公里快速環道等項目,均營造出了郁郁蔥蔥的城市生態園林美景。
按照節約型來建設園林綠化的“南寧模式”,早已經得到國內資深園林專家的認可。如今,這種節約型的園林綠化建設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南寧園林綠化的各個地方。比如:竹溪立交橋、新民立交橋等橋梁垂直綠化,生態停車場、生態廣場、單位庭院、家庭陽臺等地的綠化。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