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環境NGO綠家園志愿者召集人汪永晨日前發表觀點稱,桉樹、橡膠等人工速生林的大面積種植,是造成西南地區大旱的原因之一。
“桉樹在生長過程中耗水多,耗肥多,而且大面積人工桉樹林周圍幾乎不能生長其他植物?!蓖粲莱吭诮邮苤袊洕鷷r報記者采訪時說,桉樹是外來物種,又在一些地區大面積種植,破壞了原有的森林生態系統,使森林涵養水源的能力變差。“西南地區水電的無序開發、缺少以灌溉為目的的水利設施、江河污染是西南大旱的重要原因。”
3月27日,云南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則向媒體澄清,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可以證明,云南種植的桉樹林和橡膠林導致了這次旱災。
原云南省委咨詢專家、昆明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侯明明3月28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云南等地區大旱,最主要是大氣環流原因,但尋找大旱的局部根源,桉樹和橡膠的大規模種植不容忽視。
“桉樹和橡膠的大規模種植,對地下水位的影響很明顯。”他說,桉樹、橡膠人工林的林間結構和林下結構均與原始森林不同。比如桉樹和橡膠的地下根系十分整齊,會影響原有的地下水結構,影響水分涵養,影響局部小氣候。侯明明說,前幾年,雖然未出現大旱,但桉樹和橡膠的大面積種植對局部小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顯現。
國際環境NGO綠色和平的一份林業研究報告顯示,桉樹大面積種植引發眾多生態問題,核心問題是生物多樣性減少,該組織對在中國西南地區大規模種植桉樹一直持反對態度。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西南生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趙一鶴正在進行一項關于桉樹人工林生態效應的研究,他告訴本報記者,大面積人工種植桉樹后,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土壤肥力、水文效應的確會受到一定影響。雖然他認為一些人用“天上無飛鳥,地上無植物”來描述桉樹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有些夸張,但他表示,桉樹種植一定要經過科學合理地規劃和恰當地生態經營管理,水土涵養區堅決不能種植;在缺水、少水的地區也要避免大面積種植。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