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解讀
2010-04-21 22:46:03 作者:林鷹 來源:《建設科技》 瀏覽次數:
9 結束語
雖然“評價標準”編制歷經了兩年的時間,但因為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國內一些相關的基礎條件和基礎研究相對薄弱,且全國各地的實際情況差異很大,相信在實施過程中將會發現許多需要補充完善和改進提高之處。
此外,有些對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的評價內容,尤其是一些能夠反映城市生態環境技術水平和質量的內容,如葉面積指數、碳匯率、綜合物種指數等等,因目前暫無基礎數據和基本技術支持,也沒有納入評價標準之中。
對于這樣復雜的一項工作來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從“評價標準”主要編寫者的角度,我認為“評價標準”最大的意義在于搭建了一個很好的開放式平臺,她的未來同樣是值得我們期待的。
“評價標準”的編制完成,離不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各級領導的關注、指導和鼓勵,離不開各編制單位和各位專家的辛勤付出,在“評價標準”的編制過程中,我們還得到了全國許多省、市有關部門和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在此,我代表編寫組向所有為《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付出辛勤勞動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謝!
作者簡介
林鷹/1970年生/男/福建廈門人/《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主要編寫人/1991年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系,現為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風景園林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北京市朝陽區惠新南里2號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A756,郵編100029)
編輯:jojo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