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四街上200多棵白蠟樹遭入侵。
入侵者來自于地下,扁平的身體,約1厘米長,多足,灰色外殼,橢圓的外形有點像鞋底……
專家把它們叫做草履蚧。
近日,它們已經不滿足于樹木上的寄居環境,開始將地盤向附近商戶的店里擴張,成群結隊的,還經常假死從樹上掉下嚇唬路過的市民。
昨日,市民黃先生遭遇此蟲,脖子上起了個紅疙瘩。
這些屑狀物是蟲卵殼
經三路與政四街交叉口往西的政四街上,兩邊種著225棵白蠟樹,大老遠就看見許多樹的樹干上掛滿一片片白色屑狀物體。
走近發現這些屑狀物是蟲卵殼。蟲子長約1厘米。
樹下面也掉落一層,密密麻麻的看著讓人頭皮發麻,更奇怪的是連電線桿上都有。
“這些蟲看著可嚇人,它們還往店里爬。”在路邊開煙草店的王女士說,這些入侵者已經開始向周圍的店鋪蔓延。
綠化隊曾打過藥
它們是3月底開始出現的,經常從樹上突然掉下來,把路人嚇一跳。你看它,它卻一動不動,跟死了一樣。
市民都不敢從樹下走,黃先生的脖子有一次不小心中了“埋伏”,用手一摸,發現起了個紅疙瘩。
金水區綠化所工作人員李女士介紹,4月29日,綠化隊剛打過藥,但是這些蟲會遷移,而且蟲害具有傳染性,還得全市協調起來一起治理,不過他們今天會再安排人打一次藥。
這蟲子對人體是否有害?
記者采訪了河南農業大學專門從事“昆蟲生態學及害蟲綜合治理”研究的王高平博士。
“這是草履蚧,這種蟲子一般聚集在樹木的芽腋、嫩梢、葉片和枝干上吮吸汁液,造成植株生長不良,早期落葉。但是它除了長相令人厭惡外,對人體健康沒多大影響。”
王高平看了記者提供的圖片后說,黃先生可能是過敏性膚質,對蟲體有反應。
這蟲子哪來的?咋防治?
“它們來自地下。”王高平說,從照片上看這蟲子已經發育到后期了,今年治理估計不會有太大效果。
治理蟲害關鍵要把握住時機,最好選擇在2月氣溫剛開始回升的時候,那時蟲子在土中剛開始孵化,等到氣溫進一步升高后,就爬上樹木。
王高平建議,在早期治理中,最好的方式就是物理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物理防治可以把樹木粗皮刮下,在樹干上涂上膠以粘住往上爬的蟲子,或者在樹上纏上透明膠帶讓蟲子爬不上去,然后再配合使用藥劑對付落在地上和粘在樹干上的蟲子。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