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的國土空間規劃及啟示
四、丹麥空間規劃對我國的啟示
丹麥的空間規劃非常完備,對我國擬要編制的國土規劃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鑒:
1.“手指形態規劃”對于城市空間規劃有指導意義
就城市空間規劃而言,哥本哈根的規劃者提出了“手指形態規劃”,該規劃采用了手形的概念,五根手指從哥本哈根中心分別向北面、西面和南面伸出,每根手指匯集到歷史上既有的丹麥古市場和舊鎮。經過多年的努力,“手指形態規劃”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功,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具有極高效率的對空間規劃。放射形的軌道交通服務強化了哥本哈根歷史上形成的中心城區。今天,大多數在中心城區工作的新城居民乘坐公交車上下班。對于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可以充分借鑒丹麥的城市規劃理念,將未來的城市發展集中在軌道交通車站周圍的做法將很能夠解決公共交通和城市的整合發展問題。
2.法律法規完備是空間規劃實施的保障
制定法律并依法編制和實施規劃是做好規劃工作的重要保證,也是丹麥的成熟經驗。丹麥一系列的空間規劃法案,在空間規劃編制的程序方面十分嚴謹,如在每個4年選舉期,區域規劃管理部門對區域規劃進行修改。在選舉期的前兩年,各城市理事會發表城市規劃戰略,同時確定城市規劃的修改程度。這樣既保證了各方利益的盡可能一致,也為規劃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這值得我國很好學習和借鑒。要結合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深入研究加強和完善我國的規劃立法工作問題,盡快明確空間規劃的法律地位,為科學編制規劃和有效實施規劃奠定堅實的基礎。
3.空間規劃體系完善、層次清晰
丹麥的空間規劃,無論是國家規劃、區域規劃、城市規劃還是局部規劃,從規劃的定位、作用、內容、編制程序等方面看,都有比較清晰的界定,規劃之間不存在交叉重疊和矛盾,因而實施起來比較順利。要有效解決我國國土空間開發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首先必須從改革規劃體制,完善規劃體系,加強規劃綜合管理入手,統籌協調好各類空間規劃。目前,規劃數量過多,有些規劃無限制地擴大規劃范圍和空間,與其他規劃之間產生矛盾沖突,增加了規劃編制和實施的難度,影響了規劃在公眾中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因此,為充分發揮空間規劃在規范空間開發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規劃體制,加強規劃的銜接協調和綜合管理,減少規劃數量,嚴格界定各類規劃的范圍,逐步建立起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統領下,以主體功能區劃規劃為基礎,城市規劃、土地規劃等專項規劃為補充,各類規劃定位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規劃體制。
編輯:jus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