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福爾曼教授訪北大 做生態景觀主題演講
“斑塊??廊道??基質”模型示意圖
福爾曼教授用“斑塊??廊道??基質”模型來分析區域的景觀格局,他把生態完好的自然斑塊比作綠寶石,認為這是區域中最寶貴的地方。比如對于調節區域氣候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都有重要意義。他曾在巴西圣保羅地區殘存一片森林中發現一種新的金色猴子,“倘若我們曾很好地保護這里的生態環境,還會有多少我們不曾發現的物種繁衍生息呀!也許還會有綠色的、藍色的、白色的猴子……”,福爾曼教授不無遺憾地說。而通過英國一位女性在自己庭院里的試驗表明,良好的設計可以使一個地區擁有高于區域平均水平的生物多樣性。
巴西圣保羅殘存的森林里發現了新的猴子種類
通過對32個國家的38個城市區域的研究,包括倫敦、芝加哥、渥太華、巴西利亞、開羅、首爾、曼谷、堪培拉、以及一個主要的研究案例??泛巴塞羅那地區??的研究,福爾曼教授從人與自然的角度分析評價了不同的城市擴張模式,并提出了由關景觀生態學、交通和水文的土地利用原則。最后還歸納總結出了可持續的土地利用斑塊所需要的好的、壞的以及有趣的空間格局。
好的、壞的以及有趣的空間格局
福爾曼教授此次中國之行是受國家交通運輸部邀請,來訪北京大學之前曾前往吉林參觀考察當地環境、重大工程以及長春的汽車制造廠。福爾曼教授俏皮地說,如果現在我們拿起相機拍下我們的街道和公路,那么十年后再來看時會發現,相較而言我們當下的交通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No traffic)。因為10年后更多的人將擁有汽車,中國也將建造更多的道路。為此,景觀設計師所應做的就是提前一步進行規劃設計,以保護決定我們未來的生態環境。他認為中國未來十年所需要的不是高速公路,而是將城市及其周邊區域的休憩地聯系起來的普通公路。
福爾曼教授認為,對于一個事物,人們只有了解它才會在乎它。人們對區域的感知源于其生活體驗。人們基于不同的活動需要在區域里流動,從而感知區域、熱愛區域,也才會努力去保護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美國20世紀50年代曾建造了大量的公路,在促進經濟發展、方便人們流動的同時卻出現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問題:美國人開始喜歡遷徙,隨之鄰里關系淡漠,人們也不再在乎所處城市的生態環境。因為他們只是暫時居住在那里,也許很快就可以移居另一個城市。這就給景觀生態學家和景觀設計師提出了另外一個挑戰,中國未來是否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福爾曼教授(Richard T.T.Forman)笑稱景觀生態學家是“格局人”(Pattern people), 對“塑造土地,以使人與自然長久繁榮昌盛”躊躇滿志
福爾曼教授曾3次獲得哈佛學院利文森杰出教師獎,此外還獲得過Lindback基金會杰出教學獎。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家,他還談到了教育問題。他認為學生們要勇于提出問題,積極參與討論。“如果你沒有準備好積極發言,請不要到我的課堂上來”,他說。此外,在選擇研究領域或職業方向的時候,要找到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以他的兒子為例:兒子小時候曾因喜歡音樂想要上音樂學校,他同意了。可是后來兒子成績拿到A卻決定不把音樂家作為自己的職業了,理由是別人很容易就能拿到A,而他卻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正是因為這種理智的選擇,如今他的兒子已經是微軟的高管,在職業上取得了成功。
編輯:justin
相關閱讀
遼寧沈陽:世界最大泵道公園開園
沈陽國際泵道公園總投資約1億元,總占地面積4.58萬平方米,其中核心泵道場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共設置平地練習區、入門波浪道、小型初級道、大型初級道、標準泵道、騰躍道、自由式場地、碗池共9個賽道【詳細】
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道路“瘦身曲化”
在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市政道路眼下正開展設計建設。近日,由北京城市規劃院、園林古建院、市水利設計院、弘都院、林業大學等專業團隊組建的規劃技術工作營,已經完成了【詳細】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施行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制定實施的有關情況,提出將扎實推進濕地保護和修復,全力推進國際濕地城市創建【詳細】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女生留學歸來后當廚師
有人問小迪,985畢業做廚師不會感覺虧了嗎?小迪說“標簽也許可以帶給人暫時的光環,但它不該定義你。”小迪說她喜歡做料理,因為看到吃了自己做的食物感到幸福的食客會覺得很幸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