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加羅雜志:花園是最好的減壓艙
園藝已成為法國人最熱衷的生活方式之一,有1300萬法國人愿意在自家或是別處的花園里度過周末休閑時光。物質世界和經濟危機讓人頭疼不已,大家寧可穿上高筒長靴,在園子里悠閑自在一番,更何況它還是順應大勢的一項環保舉措呢。
法國人對園藝的熱情從未隨著時間流逝而衰減。近期,在由法國文化部長發起的“園林之約”活動中,全法國境內愛好園藝的呼聲空前高漲,參加人數前所未有地超過了150萬。
每個周末,法國人奔向散布各處的2000座花園;400座極其著名的園林向廣大園藝愛好者開放。普通的業余玩家像專業園藝家一樣,在這寧靜的世界里樂此不疲。他們仿佛是來自波爾加德園藝節、庫爾松園藝節那些身經百戰的常客,好像剛從這些大型園林活動歸來一般全情投入。但可惜,這些曾紅極一時的園藝節已被人們淡忘,漸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這次的“園林之約”活動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法國人希望借這個機會,把生活從偏離大自然的軌道上拉回來。
重新找回簡單真實的感覺
據粗略統計,在法國5700萬人口中,每周末約有1300萬人選擇做園藝。無論是否專業,園藝愛好者們全副武裝:高筒長靴、耙子、手提式電動修剪機等等,裝備可謂一應俱全。他們花在園藝上的錢更是堪稱大手筆。每年全法國在園藝上支出的費用高達60億歐元,平均每家每戶235歐元。近25年里,這項支出翻了個番,這還是在花園平均面積縮減一半的情況下。分析數據表明,法國園藝的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如今,90%的法國家庭或多或少擁有一片可進行園藝活動的場所。法國人如此這般熱衷和投入,難怪全法國園藝用地面積達到了國家自然保護區的4倍。
經濟危機席卷全球,但沒有讓法國人停止熱愛園藝的腳步。相反,法國人的園藝事業在2009年上升了2.5個百分點,引起這樣變化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氣候變化。2009年冬天的天氣較往年寒冷了不少,導致許多植物凍傷,類似天竺葵等一些適宜在溫熱地區生長的植物需要人們重新去栽培。另外,從生長特性來看,像檸檬樹、橄欖樹和橘樹等在嚴酷冬天的長勢也很不妙。
特呂弗園藝公司研發部主任馬克?蓋岡認為,法國人對“園藝”二字的看法在近50年來經歷了徹底的變化。蓋崗指出:“花園已轉變為象征生活品位甚至是社會地位的元素之一了。擁有一座精美絕倫的花園,就表示主人的內心世界也如它一樣美麗動人。”他還指出,園藝已逐漸成為人們宣傳環保理念、引起環保共鳴的重要方式之一。這項休閑活動的背后,向眾人提出了“如何讓人與自然之間達到和諧”的重大課題。
《綠色天堂》的作者、人類學家讓-迪迪耶?于班認為,法國人對園林的熱衷極具現實意義,因為園藝能讓人們的焦慮情緒得以宣泄。于班認為:“遍及全球的恐怖襲擊、自然災害和經濟危機……面對這充滿貧窮和苦難的現實,以及野蠻的全球化進程,人們脆弱的神經和敏感的內心已逼近崩潰邊緣。園藝活動仿佛避難所。這里沒有現世的丑惡、沒有熊市牛市的心驚膽戰。花園就是減壓艙,和花草樹木在一起,人們才能找回如何快樂生活的思路,同時找回消失已久的自然世界。”
全球發展已達超高速。播種、澆灌、修剪,獨自或與家人一同完成美妙的園藝工作,重新找回土地般簡單真實的感覺,感受四季交替的時光變遷,流連于花開花落之間,沐浴在久違的陽光和雨露下,這該是多么美好幸福的事情。
法國花園自產自銷
園林藝術不僅僅是一場讓人大飽眼福的視覺盛宴,它也逐漸成為新鮮蔬果的出產之地。自家花園出產的西紅柿、豆角、西瓜、茄子、生菜和水果從未如此暢銷。根據園藝營銷的統計數據,法國“菜地”2009年的總產量足足上升了17%,勢頭較2008年6%的漲勢更為驚人。
《土地好幫手》的專欄作家讓-盧克?夏瓦尼說:“一塊200平方米土地的每年產出量足夠四口之家一年的吃用了。如果能有400平方米的園子,人們大可以享用品種和數量極多的水果蔬菜。而承租如此多產的土地僅需每月50歐元。”
既可以裝點生活,又可以休閑放松,還可以提供蔬果,花園是否已經成為人們自給自足的方式了呢?讓-迪迪耶?于班說:“采摘完了西紅柿,人們還得重新犁地,種點別的。這是項長期工程。”自給自足,吃有機食品,知道該往餐盤里放些什么,這是時下最新潮的生活方式了。現在很多法國人擁有一座花園,將花草與蔬菜水果富有藝術性地結合在一起栽培。如果住在城里,在陽臺上種些紅紅的小番茄吧。這可是當今最時興的作物呢。栽培起來十分簡便,也沒有過多的限制。只需3個月,主人就可以品嘗到鮮美多汁的小番茄了。那鮮美的滋味一定令你食欲大增。這番有益身心的體會說得上是唾手可得。
讓-迪迪耶?于班說:“當人們不斷擔憂將來的時候,身邊的幸福往往不知不覺溜走了。”也許是這樣吧,但人們身邊的園子可沒閑著。在決定購買種子的時候,一般法國家庭會投票決定該種哪些作物:蘋果樹、橄欖樹、月桂樹、玫瑰、香蕉等等,人們也會選擇芳香植物。
在園林市場里,羅勒已經供不應求了。馬克?蓋岡分析:“市場的時尚敏感度很高。”法國人想要裝點自家花園,豐富植物品種。即使只有一個花架,主人們也會種上飄香藤,來一棵藍眼菊作點綴,再添上幾株馬鞭草。經過精心點綴,這三種一年生的小植物也能如封面女郎般風光一回了!蓋岡說:“園藝愛好者比以前那些狂熱的粉絲更注重修飾,也更愛美。”
印度石竹、鳳仙花、秋海棠……“樹叢”式的園藝年代已經過去,銷路不佳的薔薇花也已成為往事;玫瑰花的單一主題如今也為新潮人士不屑。從今往后,嬌艷的玫瑰將與其他灌木一起繼往開來,延續那一抹獨特的法蘭西香氣。
編輯:songgao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