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羅哲文:無私奉獻古建、文博事業七十年
五、拍攝留存文物照片,不收藏私人文物

羅老熱愛攝影,用他的話說是“為了配合文物、古建考察、保護工作。”在他拍攝的大量中國文物、古建筑照片中,有的已經成為我國古建研究、保護甚至重建時的重要參考。比如,他于五十年代拍攝的永定門照片就成為了永定門重建的重要參照物。羅哲文說:“我所拍攝的大量中國文物、古建筑照片就是為國家文物古建筑修復重建所用的、也是為歷史、為后人考證、研究、學習所借鑒的。”
談及攝影,羅老就不能不提起他“最好的朋友”,他說:“我的第一臺照相機也來之不易,是從北京前門勸業場買到的。這臺德國相機本身已成為了一個珍貴的文物,若出售給文物博物館能賣個高價,但我是不會出售的。因為這臺相機伴?著我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紀錄了中國無數的文物古建筑,這臺相機是我最好的朋友。”
羅老一生都在保護國家的文物,但他自己卻未收藏一件文物,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與品質感動過很多人。
羅老并非不支持私人收藏文物。他說:“收藏文物對個人來說能?長歷史知識,修身養性。而對國家來講也十分有利。因為許多國家級博物館中的珍貴文物,都是民間私人收藏家們無私獻給自己祖國的。因此我認為私人收藏文物是件大好事。”
“正是因為我是從事文物保護工作的,所以才不能搞私人收藏文物。”羅老這么認為:“對此(私人收藏文物),五十年代國家文物局就做出了明確規定:‘文物局領導干部不能搞私人收藏文物。’這是因為文物商們會將貴重的文物用很低的價格出售給主管文物工作的領導干部。這樣一來,一是影響了干部在經濟上的清白,管理上的廉潔,二是也會影響文物在市場上的正常價格。”
六、羅哲文,一位終生勤奮的專家
羅哲文,一位有理想、有智慧,高度敬業的文物古建筑專家,一生才華橫益、成就眾多。
他編著出版了《中國名園》一書,涉及造園史、園林景觀布局營構、園林建筑、堆山疊石、理水、動植物生態環境藝術等內容。他不僅是一位杰出的古建筑學家,還是一位優秀的園林學家。
他擔任總顧問出版了十卷巨著《中國園林之旅》,還擔任主編與趙光華、朱杰、劉文淵、曹南燕合作編著了《皇都園林大觀》、《南國園林選珍》、《西南園林探幽》三卷書,對中國園林的研究、分析、探索已達到了極高的境界。
… …
一位年過86歲的老人,每天工作還安排得如此滿,記者從心里敬佩羅老的毅力、精力,特別是他寶刀不老的敏捷思維、良好記憶,以及他還能揮筆作畫題詞、撰寫文章、研究考證;還能在專業會議上、在電視臺、在許多重要場合發表講話、表明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學術觀點。
羅老以他的坦誠、友善、學識、才氣與成就,名揚中國文物古建與園林界。
羅老一生業績不停、成就不斷,直至晚年出色的成就仍然伴?著他。
羅哲文羅老,他是一位終生勤奮的專家、學者;一位為國家做出杰出貢獻、忠于職守的文物古建筑保護領導干部;一位受人尊敬與愛戴的老人。
編輯:Aggie
相關閱讀
遼寧沈陽:世界最大泵道公園開園
沈陽國際泵道公園總投資約1億元,總占地面積4.58萬平方米,其中核心泵道場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共設置平地練習區、入門波浪道、小型初級道、大型初級道、標準泵道、騰躍道、自由式場地、碗池共9個賽道【詳細】
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道路“瘦身曲化”
在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市政道路眼下正開展設計建設。近日,由北京城市規劃院、園林古建院、市水利設計院、弘都院、林業大學等專業團隊組建的規劃技術工作營,已經完成了【詳細】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施行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制定實施的有關情況,提出將扎實推進濕地保護和修復,全力推進國際濕地城市創建【詳細】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女生留學歸來后當廚師
有人問小迪,985畢業做廚師不會感覺虧了嗎?小迪說“標簽也許可以帶給人暫時的光環,但它不該定義你。”小迪說她喜歡做料理,因為看到吃了自己做的食物感到幸福的食客會覺得很幸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