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口急劇膨脹 宜居無從談起
北京市政協《關于促進首都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建議案》披露,截止去年底,北京市實際常住人口達到1972萬人,人口總量以每年54.3萬的速度膨脹,70%是流動人口。同時,北京98%的能源靠外地調入,由于北京人口的快速膨脹,新增交通供給、南水北調水量可能被新增人口抵消或吞噬。
這與人們的估計差不多,之前北京市政府的公開數字是常住人口1200多萬,總人口是1750萬。其實人們都認為北京的現住人口應該在2000萬以上,政協的這個數據和人們的感覺差不多,看來感覺比統計數據更實際些。這可能也是發改委批評物價局人員坐在家里編數據的原因。
該建議案涉及的調研顯示,2006年起的4年內,北京人口年均增長54.3萬人,70%是流動人口。按這種態勢增長,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預計將達2500萬人,遠遠超出城市總體規劃中“2020年控制在1800萬人”的目標。
分析北京人口急劇膨脹的原因,調研組認為,除了中國內地城鄉發展不平衡導致人口向發達地區流動等因素外,北京人口服務管理體制機制建設相對滯后也有責任。其實這都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是因為北京的發展戰略造成的,北京一直在追求全國最高的GDP增長數字,一直在追求經濟的全面發展和快速增長,一直在追求建設經濟中心、金融中心、服裝中心、汽車城市、高科技產業區等等,什么項目都要走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前列,全國,特別是北方地區的人才,乃至普通人口不向北京集中行嗎?
今年北京叫響了更響亮的一個口號,就是要建設世界城市,而通州區也叫響了國家化大都市的目標。前天,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也在北京社科院掛牌成立。據說,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目標已被細化為36項具體指標。
其中,總體實力的指標體系包括GDP總量、金融業、現代制造業增加值等硬實力,專利授權量、世界排名500強大學數量等軟實力。是否有創新能力以及是否宜居。其中評價是否宜居的指標主要包括測評北京的交通事故率、每萬人醫生數量以及一年內的好天率等。這其中沒有看到人口數量的要求,他們肯定認為人口總量達到世界最高肯定也是世界城市的標志。
但是人口超過極限,建設易居城市就是空話,也就是說,只要世界城市指標中有易居指標,北京是世界城市的目標就很難達到。只要北京沿著世界城市的目標走下去,當然是以上所說的幾項指標干下去,北京的人口控制指標就不可能控制得了,2020年的2500萬也不是極限。
北京曾多次調整人口指標控制目標,現在又發展越來越快的趨勢。在2003年12月30日召開的中歐城市規劃研討會上,北京市規劃委高級規劃師溫宗厚提出,要使北京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對北京市常住人口總數進行限制,他建議北京市人口總數的上限定為1750萬人。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科聯環境問題科學委員會第一副主席王如松曾經表示,經過科學測算,北京人口最多應為1750萬,這包含了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超過這個數字,人們的生活質量、環境質量會大大下降,資源會短缺,人的心理也會倍感壓力。
2005年3月,來自權威部門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約為1476萬人,其中外來流動人口超過了400萬。當時,根據專家的測算,如果北京保持當時的人口平均增長率,到2020年,北京總人口將達到2100萬人以上!并認為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導,北京將面臨巨大的人口壓力,嚴重影響未來北京的協調發展。
今天的預測結果是,到2020年的人口總量是2500萬,說明北京的人口增速在加快,總量在增加。當時修編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中,給北京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而建設“宜居城市”,一個基本依據就是確定人口規模。北京,到底能容納多少城市人口?專家經過科學的測算,告訴了我們答案:大約1800萬人。
現在離2020年還有10年時間,北京人口已經超過目標規劃,宜居也就無從談起了。
編輯:daodao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