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出臺新政:改造舊庭院不拆自行車棚
在哈爾濱近幾年的舊有庭院改造中,部分庭院把用于存放自行車的自行車棚拆掉了,導致自行車無處存放。記者從哈爾濱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了解到,居民區內的自行車棚不再列入清理范圍,被保存下來后將進行翻修。
自行車棚紛紛被拆
19日,記者在道外區薈芳里小區A區看到,四五個工人正在拆除小區內的自行車棚。據小區居民介紹,這個車棚是15年前小區竣工時建設的,小區居民下班后把車存在車棚里,每個月只花10元存車費,“現在把車棚拆了自行車只能鎖在樓下。”
記者在道外區東順街19號院看到,自行車車棚的棚蓋已經拆除,只剩下鐵架子。該車棚的看護人蘭先生告訴記者,這個車棚能存放200多臺車。車棚拆了之后很多人擔心車被偷,都把車鎖在樓道的扶手上,影響居民上下樓。
據了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自行車是市民出行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幾乎每個庭院都有自行車棚。而目前只有老城區的部分舊有庭院還留有自行車棚,近些年新建的小區都沒有配建自行車棚。
多數自行車棚破爛不堪
記者從哈爾濱市有關部門了解到,自2000年哈爾濱市開展庭院改造工程以來,拆掉了上百個自行車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很多小區的自行車棚都破爛不堪,僅存的一些都承包給了個人經營,有的存機動車,有的還存貨物,有的甚至改成了車庫,改變了自行車棚的用途。在道外區興業街一個庭院內記者看到,這個庭院的自行車棚圍墻外側用破舊的塑料布圍擋起來,棚頂堆著舊物;在道外區仁里街記者看到,這個小區內的自行車棚已經變成了一棟建筑,而且還有很多三輪車停在附近,把小區的道路堵得嚴嚴實實。
翻建自行車棚
記者從哈爾濱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了解到,根據哈爾濱市有關領導關于當前裸土地面硬化綠化整治工作的指示,庭院內私自建設的車庫、棚廈必須全部拆掉。由于自行車棚是居民實際需要的,保存下來的要進行翻修。對于改變用途的自行車棚要全部還建,而且將加強管理,杜絕車棚污染環境影響居民生活。
根據《哈爾濱市居住社區公益服務設施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哈爾濱市新建居住社區必須配置七項社區服務設施,但自行車棚沒有被納入其中。因此,哈爾濱很多新建的小區都沒有配建自行車棚。而北京、齊齊哈爾等城市新建小區都要求配建自行車棚。從2007年3月1日起,北京市所有新建小區交付驗收時都要配備自行車存放處,否則將不能組織工程驗收。廣東省要求公共場所和新建住宅小區必須規劃自行車存車用地,不得挪作他用。
編輯:daodao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