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式建設城市如何讓生活美好?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快餐式建設生活如何美好?
2010世博年,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口號布滿所有的大街小巷,而給生活添姿加彩更是眾開發(fā)商給予購房者的愿景,你購買的不是房子更是一種生活,然而城市化風云幾十年,雖然含著金湯匙,雖然集舉國之力,然而能舉地出的優(yōu)質城市例子寥寥無幾,無數新樓拔地而起,舊城換新城,不變的依然是龐大的蝸居,被擠壓的老城區(qū),城中的爛尾,更有甚者,巨資過后只有一座空城聳立。
我們相信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然而快餐式的城市建設,生活又如何美好?
海南海岸線全線開發(fā)的新聞將城市規(guī)劃推至風口浪尖,一時間關于海南蔚藍海岸(論壇新聞)線的擔憂化成一股旋風,人們在探討什么才是真正合理的城市規(guī)劃與生活。城中有人方有活力,和諧宜居的生活才是城市美好生活的制勝之道。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發(fā)展脈絡,有其獨有的品性,城市的規(guī)劃和擴建只有把握好整個城市的脈搏,和諧宜居的城市才能成為現實。城市硬件的建設應該是歷史的延續(xù)與現實的創(chuàng)新,融入高新科技,真的為一座城市留下可以為之驕傲和分享的天地。而如今平均30年的建筑壽命,是對城市資源的浪費,也是城市規(guī)劃的失敗,一座建筑可以用多少年直接衡量著城市規(guī)劃的水平。
除了硬件建設對當地歷史與文化的遵循,環(huán)保節(jié)約、低碳也應該成為基本的準則,萬科董事長王石表示其建筑要達到綠三星,地產,低碳的風暴在流,是更合乎發(fā)展的建筑理念,綠色的奢華最舒適。
一個城市的建設還要充分體現對人的關懷,只有生活于其中的大部分人感覺到切實的宜居才是好的,夾心層、蝸居族,都是一個城市應該重點考量的,只有地標建筑而眾多蝸居一族無法解決住房問題的城市是不合理的,也稱不上美好。青島最新的保障房建設配給在了市中心的位置,可以說正是好的城市規(guī)劃的體現,全民宜居,城市才精彩。
編輯:s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