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空中花園”何時綠滿金華
家住市區雙溪西路的張先生在自家屋頂為菜園、花園澆水。胡肖飛/攝 幾天前,市民陳女士打來電話投訴,稱她的鄰居在屋頂大興土木建造空中花園,認為這是一種違法行為,有關部門應當制止。可前天,當記者聯系陳女士時,她表示決定不投訴了。“我在參觀上海世博園時了解到,原來搞屋頂綠化、建設空中花園不但能美化環境,還能減緩城市熱島效應,這是好事情呀”。 金華現狀 屋頂綠化起步早 市民參與積極性有待提高 屋頂綠化在金華不算一個新鮮詞。早在1990年,金華市政府就頒發了《關于在市區開展垂直綠化工作的意見》,又分別于1992年、1994年頒發有關文件,大力推廣立體綠化。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金華的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央電視臺作了專題報道,國內首創的公共廁所生態立體綠化在全國得以推廣。 據了解,屋頂綠化有利于立體美化城市和改善空氣質量。如果按每畝綠色植物吸收20噸二氧化碳、產生14噸氧氣計算,對于城市來說,屋頂綠化對城市新鮮空氣的補給、減緩城市熱島效應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因此,近年來,建筑物屋頂綠化在國內一些大城市方興未艾,人們在屋頂興建了花園,把綠色請上樓頂平臺,讓人領略了“空中花園”的獨特魅力。 但是,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金華市民個人參與屋頂綠化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很多人不知何為“屋頂綠化”,多數有條件進行綠化的屋頂依然“素面朝天”,有的市民看到鄰居在屋頂搞綠化還向有關部門投訴,以至于好幾個物業公司在接受采訪時,都以為又有人投訴了。 一位正在安排人員往屋頂搬泥土的市民告訴記者,他在屋頂建了一個20多平方米的花園,估計要花費2萬多元錢。“我聽說武漢等城市的屋頂綠化是政府出錢或者給予一定補助的,我們不但要全部自掏腰包,還被人投訴了4次,城管執法人員已經上門了解情況了”。 金華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法規處處長李國建說,在屋頂搞綠化、種菜在金華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也引發了一些投訴和鄰里糾紛。但是,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目前并沒有就是否允許在屋頂搞綠化、種菜作出明文規定。 世博案例 看新加坡如何調動 居民建設空中花園的熱情 未來城市如何成為人們的生態家園?在都市“水泥森林”里能否呼吸到新鮮空氣?上海世博會許多展館在頂層設置空中花園,描繪出一幅低碳、環保的綠色畫面,其中尤以新加坡館最為引人矚目,花園中陳列了蝎尾蕉、天南星、蕨類等100多種熱帶植物。 新加坡素有“花園城市”之稱,其建設空中花園可謂見縫插針,市民參與熱情很高,一些多層停車場也將屋頂貢獻出來,變成公共交往、玩耍、集會的綠色走廊。 怎樣調動居民建設空中花園的熱情?新加坡的做法主要有二:一是把政府建筑物當試驗田,不讓老百姓承擔建設失誤的風險,用政府資源探索建設空中花園的經驗,再逐步推廣到公共建筑、民用住宅上;二是成立專門養護機構,新加坡90%的居民住在由政府統一規劃建造的“組屋”內,新加坡成立市政理事會,由專人養護“組屋”的空中花園,處理病蟲害、植物品種退化、植被小塊枯死等問題,每月收取少量保養費,對其余10%由開發商建造的樓盤,政府采取多項措施鼓勵發展空中花園,如果建筑商增加一定比例的綠色面積,可免交相應的建設稅。 新加坡園林發展署署長楊明忠認為,城市建設空中花園要注重生物多樣性,提倡自然風格,“不求花團錦簇,但求野趣天成”。空中花園不僅僅為了美觀,更主要的是將整座城市納入大自然懷抱,讓人人感受到生態氣息。 |
編輯:水墨清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