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頻發 城市規劃再不能靠拍腦門
近來持續不斷的大暴雨,使我國不少城市發生地質災害。甘肅舟曲發生的特大山洪,已將舟曲縣城約250萬平方米區域夷為平地。
經國土資源部、甘肅國土資源部門等專家論證,引發此次特大地質災害的主要原因是:舟曲縣城附近的地質構造巖松軟、比較破碎,風化程度嚴重;因汶川地震造成舟曲縣城周邊山體松動、巖層破碎現象,尚未消除;今年上半年的持續干旱造成城區周邊巖石解體裸露,在遇到持續四十多分鐘的強降雨時形成泥石流。
如何才能防止類似的地質災害發生?城市規劃到底該如何進行?專家認為城市規劃絕不能靠領導拍腦袋,而一定要依法而為,科學論證。
城市選址要避讓地質災害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詳解如何科學規劃問題。他說,城市規劃一定要科學,首要原則是趨利避害,要確保城市安全,盡量避讓在存在地質災害威脅的地方建設城市,一旦選定了有可能存在地質災害發生的地方時,要采用工程措施及時防范,但避免發生地質災害是上策。
要做到趨利避害。首先要制作城市用地綜合評價圖。綜合考慮的因素包括:地質、地貌、水文、工程、文物、地礦等等,要研究所有地上、地下、天空的歷史數據。
一般講,城市選址分為三類:適宜建設、不適宜建設以及經過采取工程措施可建設。地勢較高、不受威脅、地下無礦、符合國家用地政策,同時和現有城市布局關系比較合理的地方,屬于適宜建設用地。否則,若地下有礦,且該礦有開采價值,處于地震斷裂帶、地基不穩定、存在濕陷性黃土,或者易發暴潮、暴風、山洪、泥石流或者各種各樣地質災害,或者坡度過大的地方,不適宜建設城市。
楊保軍說,真正完全符合適宜建設的地方很難找,很多情況是屬于最后一類,即采取工程措施之后可以作為城市建設用地,這種情況最多。
城市規劃要重視專家意見
有專家介紹,無論重新規劃城市還是對現有城市改造,當地政府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就重新選址來說,政府更多考慮的是與現有城市布局的關系問題,而往往忽視對地質、氣候等情況的考慮。
當前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到氣候異??赡軒淼奈:Α畋\娬f,近年來氣候異?,F象頻繁發生,比如,北方冬天不冷,南方夏天不熱。過去降雨量小的北部、西部發生持續強降雨。
歷史數據表明,當地年最大降雨量不超過20毫米。但在南疆發生了持續降雨,但很多房子都是用樹枝等材料簡單覆蓋著的,根本抵擋不了大雨。當地人說,多少年都沒有下雨。
楊保軍強調,在城市規劃時,要科學依法。我國2007年制定的城鄉規劃法,是城鄉規劃方面的基本法規。對老城區改造,要有前瞻性,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氣候情況對城市的影響,要請規劃專家論證,盡早采取必要工程措施,防止發生地質災害。
有專家介紹說,無論是新城選址,還是老城改造,目前要提倡專家領銜,這是提高城鄉規劃科學性的必要手段。為此,要嚴格規范項目負責人制,將專家意見作為規劃審批依據,完善專家對行政審批約束機制,明確專家享有權利和承擔的義務,規范專家評審會議制度,使城市規劃真正做到依法并科學。
編輯:daodao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