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院里的年輕人”論壇暨展覽在京舉行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大型國營建筑設計院(簡稱“大院”)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單位,龐大的社會資源和眾多建筑師匯聚于其中。在這個“巨大齒輪”地迅速運轉過程中,使得我國的城市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當下如何讓大院的“齒輪”在現代化的城市建設中高品質、高效率地運轉?如何在大院的優越平臺上激發建筑師們,尤其是年輕建筑師們的創作激情?是當下大型國營建筑設計院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9月5日下午,“現實?實現--北京院里的年輕人論壇暨展覽”在北京方家胡同46號院圓滿舉行。本次論壇暨展覽由《城市?環境?設計》雜志社(UED)、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聯合主辦,Studio-XBeijing,哥倫比亞大學建筑規劃與歷史保護研究院協辦。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總建筑師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總建筑師朱小地,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建筑師崔?,中國著名建筑評論家中國著名建筑評論家,《城市o環境o設計》雜志社學術總監中國著名建筑評論家,《城市o環境o設計》雜志社學術總監王明賢、《城市?環境?設計》雜志社主編彭禮孝等知名建筑師、建筑院校教授及媒體記者出席了展覽開幕式和論壇現場。


作品--凝聚團隊多年心血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簡稱'北京院'),樹立了把設計院建設成企業的目標,于是把其他的一些業務分離開。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我們院里有相應的機制引導,形成了以人才為主的工作室發展創作平臺。今天參展的七位優秀青年建筑師,也是北京院年輕一代建筑師團隊的優秀建設者。這些團隊所設計的項目規模都比較大,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受到了眾多矚目。因此,這次展覽無論是創造方面,還是支持力度方面,院里都是以比較開放的創作氛圍來推動的。”,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總建筑師朱小地在展覽開幕式上致辭道。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建筑師崔?也在開幕式上講到:“今年是展覽比較多的一年,真可謂好戲連臺。今天是一個集體的作品展示,是七位建筑師師成長的成果,更是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多年積累的一個縮影。今天我們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一是來祝賀;二是來預約《城市?環境?設計》雜志社接下來也給我們院做一場類似學術活動,到時候歡迎大家光臨。”

本次展覽邀請的北京院七位建筑師分別是: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王戈、葉依謙、謝強、劉淼、楊洲,以及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第六設計所主任建筑師李亦農、Biad6A6工作室室主任兼室總建筑師王小工。
七位建筑師的代表李亦農女士在開幕式上發言到:“首先,我們要感謝所供職的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為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基礎,就像今天展覽的主題一樣,讓我們在現實中創造的機會,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績。第二要非常感謝《城市?環境?設計》雜志社的所有工作人員,展覽規模雖然不大,但是準備過程中夜以繼日的跟我們交流。第三要感謝今天出席的同行和年輕朋友們,希望在接下來的論壇中能夠跟我們暢所欲言。”




當天舉行的論壇上,圍繞“作品、管理、體制、教育、未來”五大主題,與會嘉賓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北京院里的七位優秀青年建筑師代表,針對自己的創作思想和在大院里的成長經歷進行演講;中國知名國營建筑設計院的院長們集中講述了各個大院的管理之道;多位建筑師對大院體制下年輕人的創作、教育及未來展開了深入討論。
編輯:linl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