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成都“中心城區公園體系”建設
成都城區5公園明年拆除圍墻全天敞放
林業專家解讀綠道體系建設6大工程中的“中心城區公園體系”建設
今日重點解讀
中心城區公園體系
●人民公園、新華公園、塔子山公園、永陵公園、南郊公園開敞改造,計劃于2011年開園,將變成24小時可方便市民進出的全天候、開敞式公園。
●光華新區公園、青羊區石人公園等16個市政公園建設共占地2.9平方公里(4349.2畝),計劃2010年開園3個,2011年建成開園8個,2012年建成開園5個。
●二環路東五段(萬達廣場對面)、動物園門口處、青石橋街頭綠地等84個街頭綠地及小游園共占地1226.2畝,計劃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30個,其余的2011年建成。165處公園綠地清理今年完成100處,其余的2011年全部清理完成。
公園是現代城市珍貴的綠色資源,也是城市居民親近自然、休閑健身最方便的選擇。對于成都而言,市中心人民公園等為數不多的大型公園顯然無法滿足市民當下的需求。因此,成都特意將“中心城區公園體系”建設納入“綠道體系”建設的范疇,并占據比較重要的位置。綠道體系建設將如何打造城區公園?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專家王金錫進行了解答。
用園林的概念打造公園
“如果說三環路綠道是森林,那公園就一定是園林。”王金錫說。從世界范圍來看,綠道體系都有大型化、大色塊化的趨勢,從這個角度來說,三環路的綠道建設已具雛形,并開始發揮出一定的景觀和生態效應。對于市內的公園,王金錫認為同樣如此,“也要用園林的概念打造公園。”
王金錫認為,三環路的綠化在景觀營造上采用了園林的概念,完全體現了成都特色,“三環路的很多立交橋下,楊樹已經伸出橋面,遠處看起來像盆景一樣,非常漂亮。”他介紹說,這種綠化方式的好處很明顯,首先就是低碳,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給城市提供氧,還能減緩熱島效應,更重要的是給市民提供了大面積的綠地,既能觀賞又可以游覽。從生態效應來說,大量的樹木還成為鳥類棲息的場所。王金錫說:“田園城市就應該大面積種植樹木,可以大大減少運行成本、管理成本和綠化成本。”
打造市內的公園,王金錫認為應該稍微調整一下思路,采用精致的園林手法。他用已建成的永陵公園作為例子。“對于市內公園來說,我覺得就應該像永陵公園一樣小巧玲瓏。”王金錫認為成都可以向上海學習,“我在上海看到,他們都是以園林的概念建設公園,考慮和傳統文化、精致的水景相結合。”他建議,市中心的公園建設一定要和傳統的文化和建筑結合起來。“從文化方面來說,我覺得永陵公園的設計很不錯,從樹種、花草的選擇,再到水景、亭子,尤其是雕像的設計都充分體現了成都特色。”
24小時開放親近綠色無障礙
本次中心城區公園體系建設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很多公園實現了24小時開放,并用綠道將所有公園連接起來。王金錫認為這種形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了市民。
公園24小時開放和“連成一片”都是成都綠道體系的一種創新,王金錫認為,24小時開放能改善市民生活習慣,為市民提供更多、更方便到達的休閑空間。綠道把市內的各個公園連接起來后,市民不但可以選擇離家最近的公園,也可以沿著綠道到達其他公園。“總之,更加方便市民,增加了更多休閑的場所,環境也更加優美。”
放眼未來,王金錫認為,不同區域應該有不同板塊的設計,園林也要呈現多樣化。“今后綠地面積將會大大增加,打造大型景觀應該轉變為森林的概念。比如繞城、三環路就應該建成森林公園。而市區內小型綠地、公園就應該像永陵公園這樣,結合當地文化來打造精致的園林體系。”
將提高成都市民的幸福指數
公園體系建起后,會給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帶來怎樣的改變呢?王金錫認為,市政公園體系的建設將是百花齊放,可以大大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城市公園體系增加了綠量,市民用最快的時間,步行最短的距離就可以進入市區內星羅密布的公園,可以休閑,可以運動,這就提高了生活質量,也提升我們的幸福指數。”
城區有市政公園,居民小區周邊有綠化小廣場,二環路、三環路還有綠道,公園體系和成都其他的綠道體系一起構成了更大的多層次的綠化體系。王金錫說:“公園體系的建設讓市民更方便地親近綠色,提高我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環境也更加美化。”
成都商報記者張強實習記者武蕭迪
記者探營
公園休閑齊備 只是要自帶小板凳
昨日周末,艷陽高照,成都商報記者走進成都市中心城區各大公園,體驗了一回輕松愜意的公園生活。在人民公園,站在偌大的空地里也絲毫感覺不到暴曬。大片大片的樹陰將整個公園環抱起來,樹枝間透出的點點陽光讓人格外愜意。
在公園游玩的以老年人居多。有下棋的,有拉二胡唱歌的,也有跳交誼舞的,更有一張張寫滿個人信息的紙片讓單身的人前來相親……“綠化有了,該有的都有了,只是沒地方坐下休息。”很多市民向記者反映了公園座椅太少的遺憾。公園的常客們自己想辦法,帶著折疊小板凳隨到隨坐,但總覺得不方便。“如果多安裝一些座椅,把椅子腳的一邊放在草坪里,既不占地方,又能提供不少方便。”成都商報實習記者 向晨晨 記者 江俊 郭廣宇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