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局長:“舊城改造”的說法沒有文化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9月20日在天津表示,自己非常反對“舊城改造”和“危舊房改造”這兩個流行詞語。他說,這兩個詞是沒有文化的,使用這兩個詞的人也是沒有文化的,在這樣的口號下,我們很多城市在迅速失去文化記憶。
單霽翔是在今天開幕的第二屆“歷史建筑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上闡明自己的觀點的。該論壇由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筑保護委員會、天津大學、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主辦。
在單霽翔眼中,舊城里的民居自有價值。他說,歷史建筑遺產不僅包括那些宮殿、寺廟等紀念性建筑,也包括我們千家萬戶、平常百姓所使用的那些普通建筑、鄉土建筑的遺產,而這些遺產更能體現文化的多樣性。
他指出,歷史建筑遺產不僅包括古代建筑,也包括近代建筑和當代建筑;不僅包括建筑本體,也包括背后的故事、里面的人文氣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包括它所在的歷史街區、周圍的自然風貌,包括人們對其“保護性再利用”的探索和創造。
他說,“舊城改造”致命的缺點,在于把我們有著千百年文化積淀的舊城,僅僅定位于改造的對象,而沒有強調它們是需要保護的。“難道房子只是因為舊了就要拆除嗎?難道家鄉的父母只是因為年紀大了,我們就不去贍養嗎?”
單霽翔曾參與編制兩次北京的城市規劃。他比較了京津兩大城市的不同做法??上世紀70年代,北京在三環以內建設,80年代在四環以內建設,此后城區像一張大餅逐漸攤開。而天津的選擇是跳出舊城,建設新區,大大緩解了舊城的壓力,給舊城的保護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編輯:daodao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