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型城市如何向生態城市轉型?
小兔也能在生態城市中發揮大作用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項目負責人杰科?福
未來,像兔子等小動物也將會在生態城市肉類生產、提供城市就業機會和減小有機廢物體積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和大型家畜不同,兔子和豚鼠飼養具有很多優勢,例如,它們可以在戶內或戶外圈養,占用空間不大。來自廚房的蔬菜類廢物可以作為它們的食物。生物廢物如公園里修剪的青草,可以喂養兔子。以肯尼亞兩個項目為例,他們在學校建造了7個養兔場,全部由孩子們管理。兔子出售給學校的餐廳,收入所得存入孩子們的基金賬戶,用于孩子們將來發展所需。這一項目既提供了專業技術培訓,又幫助孩子們學習經營自己的生意。如果他們未能進入中學或大學,這些資金可作為孩子們的額外收入儲備。
根據肯尼亞的這些經驗,中國的生態城市發展也可借鑒這樣的項目理念:由于公園有草坪,而且接近居民住宅區,可以在城市公園建造“兔子中心”。同樣,在社區花園和學校也可以建造“兔子中心”。每個中心都設一個養兔場,可以由專人或在校學生負責管理。中心具有多種功能,根據所處的位置不同,可以組織多種娛樂、教育等活動。另外,可以為希望在中心飼養兔子的公眾提供飼養空間。中心還可以建餐館、做生意、建旅游中心并出售一些紀念品。同樣還可以建兔籠配送中心,養兔的家庭可以租用,私人可以購買兔種。學校的兔子中心也可以為那些不能在家里飼養兔子的小朋友提供飼養空間。
塌陷湖需要科學生態修復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顏京松
像淮北市這種資源型城市,在煤炭開采帶來巨大經濟效益、推動社會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帶來損害。其中最為突出的是采煤導致大片農田等地面的塌陷與破壞,并引發次生環境的惡化。這類城市的發展中經濟轉型和生態修復是必然和必需的,其中塌陷湖開拓利用與生態修復是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對采煤塌陷破壞自然環境與資源的一個修復和補救。
塌陷區生態修復不可能完全恢復到采礦前原有的狀況,這也是不可行的。它是依據生態學原理,通過優化組合生物、物理、化學和工程的多種途徑和措施,修復被破壞的生態系統,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資源、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這一生態工程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整體、協調、自生、循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二是貫徹整體論和統籌兼顧,包括統籌兼顧經濟、生態環境和社會的效益。全市多種產業和項目綜合開發利用,促共同協調發展,克服過去產業結構單一的局面。因地、因類制宜地按各湖自然、社會(含市場)、經濟條件,確定、發展與保障各自的主功能,避免千湖一律的雷同。同時,統籌兼顧塌陷湖的其他功能,彼此互利共生、協調發展,發揮生態系統整體作用,防止單一開拓一種功能。
三是針對塌陷湖生態系統失諧情況和關鍵,采取多途徑、多措施,協調塌陷湖生態系統內部結構之間、功能之間、結構和功能之間、系統與外界之間的和諧關系。如一些生物群落之間或生物與環境之間失諧,可移殖、繁殖保護一些生物,促進物流、能流良性循環,促進生物與環境協同進化。
四是維護和充分發揮塌陷湖生態系統的自我設計、自我調節等作用,按自然規律,有目的地提供生態系統一些組分之間匹配的機遇,引導與發揮一些共生、競爭的作用。
五是發揮物質的良性循環功能,通過加環等措施,維護、改善生物小循環,發展循環經濟。以盡可能多層分級利用物質,充分利用資源,提高其利用效率,增產增收,節能減耗,變廢為寶,減少污染,促進保育環境和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
城市設計不可忽視可持續性
德國前國務秘書長延斯?克勞斯
我們試圖通過理解人類和自然的復雜關系從而更好地組織社會生活,但是由于其錯綜復雜性,最終未能如愿。于是我們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環境不像機器一樣任由我們操作。人類是系統中的一員而不是整個系統的操作者,所以,我們必須對環境謹慎行事,尊重不斷嘗試和犯錯的人類發展史。
人類主動被動地成為了一切活動的中心,“讓步”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原則。但人的時間只是社會的一小部分。人類一代又一代的行為都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但這種行為不僅影響了他們及周圍人的狀態,還影響到后代的生活。城市規劃者必須認識到:10年之內,建筑物的使用者可能會改變,但這些建筑物將存在上百年,街道和利用這種模式的城市將存在數百年。
在城市設計中的可持續性是什么?是被公眾所接受嗎?還是經濟繁榮或社會和諧?我們必須檢查確定變更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在一定區域內的影響。改變和保存的平衡也許是城市設計原則的關鍵。
城市需要城市技術來維系,19世紀的工業革命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先決條件之一。我們是在利用最新的技術來優化城市生活嗎?需求和供應的反饋循環平衡嗎?存在聚集效應的限制嗎?
在利己主義和和諧統一的矛盾下如何組織社會生活?如何評價不具有可比性的各種作用?不同的水平需要不同的決策體系,但各種水平的影響又是相互重疊的。我們能夠用自己的管理方式來組織城市還是由于城市的規劃造成了社會的隔離?情況不同解決方法也不盡相同,但我們可以互相學習,而大多數情況則是從我們犯下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未來我們還會繼續犯錯,所以我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
生態系統修復也是社會和經濟工程
美國E2生態工程公司董事執行長史蒂夫?巴特爾
在1930年船閘和大壩修建之前,密西西比河上游生態系統是一個可持續的生態系統。許多研究結果同時表明,密西西比河上游生態系統目前植被分布和景觀格局的變化主要也是由于閘和壩的修建改變了水深和水的分布而引起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水位降低2.0英尺(約6米),大多數的植被分布和景觀格局能夠修復到沒有修建閘和壩的狀態。由于不同的生態系統修復目標不盡相同,對一個特定的修復工作的戰略思考,能夠提供具體的決策建議以及定量的估算。
密西西比河上游船運歷來都對運輸業和當地的經濟社會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密西西比河上游生態系統的修復也不能不將船運作為其中的重要環節考慮。要修復流域的自然植被分布和景觀格局,就需要降低水位;而降低水位就會影響航道的水深和船運,從而影響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當然,為了船運和降低水位,可以挖深河道。但挖深河道將根本改變河道水生生態系統。
河道水生生態系統是流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成分。它包括不同的沼澤植被、浸水植被、浮游生物、魚類、底棲群落等復雜的生態系統及食物鏈,也包括水質、水流、旱澇、沉積等河流水系統和動態。這一切都是一環扣一環緊密聯系的動態系統。船閘和大壩的修建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些生態系統的功能、結構和動態。而任何一項修復工程、方案都會對這些生態系統的功能、結構和動態再一次沖擊和改變。作為流域生態系統的管理者和決策者,不能不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流域生態系統修復中,對河岸植被修復的社會爭議和政策要求是很強烈的。密西西比河上游的自然河岸植被,大多已經被改造為農業用地。農業用地的水土流失、施用化肥造成的富養化是非常嚴重的問題。而且,農業用地大量減少了自然植被系統的凈化過程,流域內水系統水質的理化性質的改變,對整個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要修復河岸植被生態系統將涉及農業、經濟和社會問題。
廢棄礦山是流域生態系統修復中的難點。它影響生態系統的格局、破壞生境,更為嚴重的是造成水土流失和污染水體,尤其是重金屬的污染。但廢棄礦山的修復技術工程含量較高,修復效果明顯,資金投入的成效也容易控制。特別是將廢棄礦山的修復與植被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的修復與社區房地產開發、高爾夫球場生態系統的開發結合起來,其生態系統效應和經濟效應是很有意義的。
生態系統修復是生態工程,也是社會經濟工程,公眾和決策管理者的支持是相當重要的。生態系統修復過程中,生態系統健康報告是一種很好的制度,它為公眾和決策管理者以及生態學工作者提供關于生態系統健康狀況一個簡單明了的年度報告。目的是為流域每個主要生境提供及時、綜合的健康評估。生態系統健康報告必須對公眾和政府負責,法律要求為公眾服務的信息必須公開透明。美國的生態系統管理,每年都必須要有一個報告,告訴大家生態系統的狀況,以及引起這種狀況改變的原因。這也是生態學家給決策者的一個情報,幫助管理者決策。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