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景觀設計師葉凱:為扮靚重慶出力
重慶英才園林景觀設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景觀設計師葉凱先生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編者按:葉凱先生:重慶英才園林景觀設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景觀設計師,清華大學建筑本科、碩士研究生。
一、步入清華成長為英才
剛下飛機,重慶英才園林景觀設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司機就準時前來迎接。七、八年前來過重慶,這次再來,記者感到變化最大的便是城市園林與建筑。
來到重慶英才園林公司副董事長葉凱的辦公室,一位大氣、儒雅的年輕人迎上來與記者握了手。談話中記者感到葉總不僅人很年輕,而且還很真誠、開朗與豁達。
葉凱出生在四川自貢,幼年只上過一個月的幼兒園,由于未受過學前教育,又是開學后晚了一個月才插班入學,因此學習很吃力。這時媽媽為他補了課,讓他趕了上來。在小學中他兩次被評為區三好學生,因此被保送進入了自貢一中。
葉總邊回憶邊說道:“我有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就是先把作業做完了再玩。到初中畢業參加中考時已是全班第一名。進入高中后,開始在全年級排在第三、四名,而到高三畢業前又追到了全年級第一名。之后,高考考上了清華大學建筑系。”
“能談一下您考上清華建筑系的切身經驗嗎?”記者認真地問道。
葉總聽后笑著說道:“實際上也談不上是什么經驗。我認為在應試?育中,高中課本上的知識還是比較窄的,因此只要將書本上的知識真正搞懂學會,將老師講的內容記清記牢,課堂上認真聽課,下課后仔細完成作業,我覺得就應該考出好成績。”
“也就是說不去關注過多的輔導、復習?材和其它方方面面的知識,盯在幾本?課書上,真正學懂、真正記牢。是這樣嗎?”記者問道。
“基本上就是如此。”葉總回答后繼續道:“但這也給我進入清華大學后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建筑系需要的知識很廣泛,而我來自小城市,課外知識學得很少,這與來自大城市的學生相比,知識面就有很大差距。因此,大學一年級我學得非常吃力,但好在我還是很快就趕上來。”
“社會上都說,能考進清華大學的學生都是非常聰明的人,所以他們能成功。您是否這樣認為?”記者問道。
“我只能說,考入清華大學的人都不笨。”葉總繼續道:“既便考進了清華大學,今后要在社會上取得成功,也還要靠自己的勤奮與努力。”
“那么您在清華建筑系讀了5年本科,接著又考了清華建筑系碩士研究生,繼續攻讀了3年,您在北京學習、生活了整整8年。90年代中期您這樣的清華大學碩士畢業生還是極為珍貴的,您為何最后未選擇在北京工作呢?”記者不解地問道。
葉總回答道:“這要從兩方面來回答,第一方面,當時若留下很可能當大學老師,也有機會進入國家機關工作,但我更加喜歡從事技術工作。第二方面,我對北京的氣候環境不習慣。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我的女朋友在家鄉。”
“要是沒有這千里姻緣一線牽,放棄北京是很難的。”記者繼續道:“但現在看來,離開北京回到家鄉,有所失也有所得,您今天的現況可能比當初留在北京還要?許多。”
葉總笑著點著頭:“我與一些當年留在北京的同學相比,總體上說還是超過了他們。因此我對我的選擇還是非常滿意的。”
二、與校友一起共創英才園林企業
葉凱的校友,高于他二年的師哥劉杰,于1997年在重慶創建了重慶英才園林景觀設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于是葉凱就加萌了這家初創的公司。劉杰為公司董事長,葉凱任副董事長、總經理。
“我們這家公司起名是園林景觀設計建設有限公司,設計專業與建筑施工技術是我們的強勢,因此我們公司的名稱就非常直接地突顯了這一?勢。”葉總繼續道:“我們公司在進行工程項目考核時,既考慮利潤,更將工程的品質、檔次、水平、質量做為最重要的考核目標。我們的工程不一定都是精品,但一定要保證是中等以上品質。我們公司從領導到設計師許多的人都是搞技術出身,因此我們是十分重視技術與品質。”
“可靠的、具有挑戰性的創新技術與高于一切的質量品質,就是英才公司走向成功的核心理念,是嗎?”記者問道。
葉總點頭后說道:“您理解完全正確。我們公司不會一味追求規模的擴大,而是扎扎實實走好每一步。決不接一些低成本、大體量、大規模的園林景觀項目。園林工程是一個開放的,老百姓都能進得去、走得近、看得見的社會公共項目,是優是劣,是美是俗,自有公論,一個優秀的園林作品要經得起看,經得起用,更要經得起評價。由于英才公司所做的園林工程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因此公司在業內贏得了很大的信譽。長期以來,我們不用主動出去尋找工程項目,許多了解我們、信任我們的客戶會主動將項目與資金都交給我們。”
“回到重慶您離實際設計、施工更近了,但參加國際上的學術研究與探討機會少了,您怎樣看待這一情況?”記者問道。
葉總回答道:“在北京時接觸國際、國內一流的教授、專家,參加國際報告會、研究會的機會較多。但我此時一直在設計圖紙上紙上談兵,那時站在北京,看到了世界,但看得再高、再多、再遠,也未能實實在在地干一些工程項目。而回到重慶,我就有了親自動腦、動手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施工實踐的實體平臺,在實踐中我感到自己很充實、專業實際應用水平提高得也很快、收獲也很大。離開北京返回重慶有得有失,但得失相比,我得到的遠比失去的更多、更重要、更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