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LED景觀照明要“因需制宜”(圖)
近些年,我國各大城市的室外景觀照明已越來越多地應用LED產品,如市政燈光美化工程、風景區的亮燈工程,飯店、賓館、居住區和重大建筑照明工程等,紛紛以LED取代了傳統的霓虹燈。
剛剛落幕的“創意點亮北京”國際燈光作品秀就應用了大量LED照明設備。1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借助創意獨特的燈光作品,讓公眾感受到“燈”不僅能滿足照明功能,還可以極大地豐富藝術表現形式。那么,在LED景觀照明產品遍地開花的大環境下,怎樣更加科學地應用此類設施,記者采訪了專業從事照明設計的英國萊亭迪賽燈光設計合作者事務所中國分部總經理丁平。
丁平告訴記者,LED照明產品之所以大受歡迎得益于其諸多的優秀性能。首先,LED照明節能、環保、壽命長,單管功率只有0.03至0.06瓦,且驅動電壓低(1.5至3.5伏)、電流小(15至18毫安),在形成同等照明效果的情況下,耗電量只有白熾燈的八分之一,熒光燈的二分之一。
第二,LED的光源結構輕質(環氧樹脂封裝)、體積小、易隱藏,能適應多種幾何尺寸和不同的空間大小。屬于固體光源,不充氣、不存在氣體密封問題、不需要玻璃外殼、耐沖擊、耐震動。其可控性好、響應時間快、可反復頻繁亮滅。
第三,LED光源色彩純正、豐富,可演變任意色彩,亦可形成多種點、線、面、球等形狀,造景效果靈活性更強。“LED是弱電產品,人手觸碰不會發生觸電事故,這也給參觀者近距離感受LED照明作品,增強公眾與設計作品的互動性創造了機會。”丁平說。
盡管在國內景觀照明界,LED產品發展很快,但結合多年來國內外行業發展情況,丁平認為,各地大規模應用此類照明設施仍尚需時日,現階段的應用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丁平指出,目前國內LED產品生產企業魚目混雜,此類產品沒有統一明確的型號劃分,多是廠家自行設定,或者根據項目需要進行定制,這就為后期更換造成諸多不便。尤其是一些產品做工粗糙,嚴重影響使用壽命。
“LED產品雖然優勢明顯,但設計方、使用方都應理性看待此類產品。”丁平表示,就設計師而言,應樹立可持續使用理念,根據項目功能需求正確搭配LED產品,通過設計最大限度體現產品的先進性,實現藝術與科技的充分融合,不要讓景觀作品成為產品裝置秀。
“LED包括大瓦數、小瓦數等不同類型,不同項目對燈光色彩的要求也不同,這些都是決定設計方案內容乃至最終景觀效果的重要元素。設計人員應‘因需制宜’、合理設置。施工過程中,信號線、電源線等設施必須嚴格按照規定進行鋪設,確保后期正常、安全使用。
LED沒有“金剛不壞之身”,它也會因為色溫、防水、散熱問題出現性能不穩定的情況。因此,如果使用不當,同樣會出現光衰,使用方應明確這一點。
“LED產品作為高科技產品,其價格也相對較高,各地方政府管理人員還是要多從功能需求、經濟實力角度出發,避免盲目跟風造成材料、資金、能源的浪費。”丁平提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