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京交大夏海山教授:園林教育與人才培養
教學服務實踐 實踐支持教學
----訪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系博導夏海山教授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夏海山教授: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系博導,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并獲得博士學位。
主持或參與項目:衛海碧珠??渤海監測監視管理基地城市設計,山東諸城紅寨河景觀規劃設計,江蘇徐州淮海路改造城市設計,山東泰安長城路城市設計,安徽蕭縣新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市政廣場城市設計,江蘇漣水縣村鎮總體規劃,江蘇徐州藍山社區規劃,山東泰安青山社區規劃設計,山西潞安司馬煤田生態景觀規劃,上海嘉定宏發天地城市設計,山東泰安長城北路城市設計,北京城市學院昌平校區規劃,山東泰安泮河景觀規劃,江蘇徐州解放南路城市設計,山東海陽世貿國際濱海花園規劃,山東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設計,山西潞安司馬煤田未來塌陷區治理與生態規劃,踏浪而行??泰安泮河一期景觀規劃設計等。
主編或合作編著《城市建筑生態轉型與整體設計》、《建筑新技術》、《城市邊緣》、《城市空間與景觀設計》、《上海著名建筑》、《太陽房??太陽能建筑設計手冊》等書籍。

夏海山教授
-、風景園林專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需改進之處
盛夏的一個桑拿天,記者來到北京交通大學,在建筑與藝術系采訪了夏海山教授。這是一位身材修長、面容清秀的中年知識分子。雖然出生在北京,但曾隨父母去了四川,之后又在江蘇、廣東、安徽、上海等地生活、學習與工作過。
夏教授曾攻讀于中國著名的建筑師搖籃――上海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并獲得博士學位,這為他今天的教學、學術研究與建筑景觀規劃設計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同時,他大學本科、碩士又畢業于江蘇、安徽不同的大學,這使他在建筑設計學術風格上融匯了徽派、海派等不同的流派。在不同的大學中求學、在不同的城市里生活與工作,這些都讓夏教授豐富了人生經歷,博采了眾家所長,這對他形成自己的學術、教學特色是大有益處的。
夏教授首先和記者探討了中國風景園林專業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中國的園林設計師由于畢業于不同的大學,造成專業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如,從農林院校的園林畢業的,對植物、土壤、園林規劃等專業知識十分扎實;從建筑大學畢業的,對景觀建筑、空間設計、材料構造等專業知識比較豐富;從美術院校畢業的,對色彩、美學、藝術等專業知識非常熟悉。
這一從大學開始的專業上的傾向性一直會影響設計師的一生。設計師在進行園林設計時,只能揚長避短,植物熟悉的在設計中注重植物品種和配置,建筑熟悉的設計中突現建筑景觀,而對美學熟悉的就在藝術性、色彩與雕塑上下功夫。
有一些著名園林設計師,在工作崗位上不斷自學所欠缺的其他專業知識,取得很大成就;但又有多少園林設計師,能在繁忙的設計工作崗位上再系統地學習專業知識呢?對此,記者問道,作為培養人才的大學,在這方面應該怎樣做呢?
夏教授表示,大學中的設計專業在早期并沒有分得這么細。最早工科院校只有建筑師的培養,景觀園林設計也不像現在這樣專業細化。九十年代前期一些建筑院校開始設有園林設計專業,之后劃分到了農林院校;而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在工科院校中又出現了景觀設計專業。無論是在農林院校、工科院校,還是在美術院校,風景園林設計專業都不宜限定太窄。例如,規劃與風景園林設計專業之間;景觀建筑與建筑設計學之間;美學、色彩與植物學、土壤學之間,都要橫向有聯系,園林設計專業都要或多或少地學習一些其它相關的專業知識。
夏教授談到,除了專業分得太細、太碎外,大學生在選擇專業上也有許多地方值得向國外學習、借鑒的地方。在國外,中學畢業生在選擇大學專業時,有關方面會開設一個短期的專業介紹班。例如園林設計專業,就會介紹什么是風景園林,什么是園林設計,什么是植物配置等。而建筑設計專業就會介紹建筑設計要學哪學課程,學制幾年,畢業后怎樣考注冊建筑師等。讓中學生在考大學之前就對自己要考、要學的專業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與了解,從而可做出正確的選擇。
聽到此,記者對夏教授說道,中國在這方面做得就比較欠缺。在我已采訪的三十多位園林界的教授、學者、企業家中,他們多數是對園林專業根本不了解,無意之中踏進這個行業的。其中有些人為此走了一些彎路。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