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談未來20年園藝產業發展新趨勢
加強管理降低成本來自Metrolina溫室公司的Abe Van Wingerden先回顧了過去二三十年間美國園藝產業的大事。上個世紀80年代是低成本生產時期;90年代是育種科技最輝煌的時期,該時期誕生了一些經久不衰的品種,如‘波浪’矮牽牛。進入21世紀,企業在市場營銷上下了大功夫,尤其是產品包裝,各種樣式、顏色豐富的盆器,用以吸引消費者。他認為,2010年以后的十幾年,應該是“后勤管理”的重要時期,即園藝產品著重提升運輸、周轉、庫存等管理的時期,隨著計算機管理技術的發展,RFID(電子標簽)、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在園藝企業管理中大量使用,直接換裝的物流配送方式大大降低了企業庫存管理的成本。Abe Van Wingerden說:“只有在物流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才能獲得更多的資金用以擴大企業生產。”
Visions集團的Dean Chaloupka認為,由于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在生產中,人們將逐漸淘汰使用石油和天然氣的加溫設備,轉而使用一些新型能源進行溫室供熱,如生物燃料或是厭氧分解池。另外,在產品包裝和運輸方面,生產商也會更多地使用一些自動化設備,以減少人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火箭農場的MarcClark認為,未來的20年,生產商將更多地使用機械化設備以減少勞動力的使用,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我認為大型的生產基地和園藝公司將會越做越大,而一些中小型企業將逐漸失去市場份額。另外,目前在美國由于大量低收入群體居住在城郊,而市中心的人口將會更稠密,所以郊區大型賣場的生意將會萎縮,而一些小型的開在市區的園藝中心,如7-11連鎖的生意將會越來越好。
技術手段更加先進Chase園藝研究有限公司的Ann Chase認為:“今后,人們將更關注植物新品種的各種特性,特別是對病蟲害的抗性。另外,在蟲害控制方面,使用無毒藥劑是必然的趨勢。還有,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我們將更容易、精確地診斷出作物的病癥。”
Riverview Flower農場的Rick Brown認為,在盆器方面,未來會更多地使用生物材料制作的花盆來替代塑料制品,以保護環境。澆水和施肥也會采用一些新技術,降低損耗,節約用水。病蟲害防控方面,生物防治技術將會越來越普及,最終將取代我們現在使用的代學藥劑。在育種方面人們將不再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溫室管理方面,將大量使用計算機,包括銷售管理、進貨管理等。消費者也將更多地通過網絡查找植物信息及新產品信息,并在網上直接購買園藝產品。
密歇根州立大學的BridgetBehe認為基因育種技術將更加蓬勃發展。人們將更多地參與到花園工作中,食用植物在花園中的應用會更加廣泛,孩子們也將和家長一起參與更多的園藝工作。
全球園藝產業進入調整期密歇根州立大學的ErikRunkle根據這幾年園藝產業的現狀,提出他的判斷。他認為,在未來的十幾年內,全球園藝產業將進入一個調整期:企業將繼續合并(園藝公司的數量將減少,但規模將擴大);大學內的園藝研究機構數量將會減少(2030年預計會出現更多的私有制研究機構)。溫室生產效率會不斷提升,生產商大量使用自動化設施和低能耗的設備。在園藝生產方面,市場分工將越來越細,更多的生產商將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的環境條件和消費文化選擇合適的作物生產。另外,LED節能燈將廣泛應用于溫室照明和補光系統中。
Perennial咨詢公司的PaulPilon認為,削減生產成本、穩定客戶關系將是未來企業的生存之道。生產商們必須時刻關注消費市場的趨勢,以保證自己的產品能夠得到市場認可。雖然我們不能準確地預測未來園藝市場會如何,但我們應該向前看,享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銷售方式更加靈活Takao苗圃的Danny Takao說:“我們將更多地關注產品銷售環節。在銷售渠道上,我認為有著巨大店面的‘大盒子店’將逐步占據主導地位。單純的花園中心將會越來越少,生產商們將會更多地直接參與到零售環節,以獲取更多的利潤。大型的‘生活休閑中心’將會越來越多,在那里人們不僅可以購買到植物,還可以獲得園藝方面的相關資訊及幫助,同時還可以吃飯、休息。”
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JohnDole認為,雖然現在一些綜合性市場也在出售一些花卉產品,但未來的趨勢是生產商直接參與零售。目前,在美國已經出現了一些“農民市場”,種植商通過市場將產品直接賣給終端客戶。
未來,石油價格將繼續波動,會導致花卉生產成本上漲。生產商在此壓力下將盡量增大溫室的使用空間,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盡可能地調低溫室溫度,提高加熱和降溫的循環效率,并盡量縮小產品的運輸距離,在本地進行銷售。
由于其他國家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且氣候環境條件好,所以未來切花和扦插苗的主產區還將在美國以外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