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龍巖市生物(植物)多樣性保護與園林綠化建設工作的現實需要,將龍巖市建設為我國城市生物多樣性結構合理、持續發展的國家園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充分發揮生物多樣性的多種生態功能,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特編制《龍巖市城市生物(植物)多樣性保護規劃》(2010-2030年)。
一、規劃范圍
1、市域范圍:龍巖市市域面積19050平方千米。
2、中心城區范圍:規劃城市建設總用地85平方千米。
二、規劃期限
近 期:2010~2015年
中遠期:2016~2030年
三、規劃目標
(一)總體目標
(1)采取生物多樣性恢復重建與綠化建設應用并舉、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結合。
(2)保護、恢復、持續利用龍巖市鄉土生物多樣性,增加城區鄉土物種,構建植物群落與本土典型植被,保護物種多樣性。
(3)充分發揮生物多樣性的多種生態功能,將龍巖市建設成為我國城市生物多樣性結構合理、持續發展的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二)近期目標(2010~2015年)
(1)城區范圍內園林植物從目前的630種增加到1000種以上。其中喬木(包括常綠和落葉)品種增加到400種以上,灌木增加到300種以上,竹類品種達到50種以上,藤本植物品種達到50種以上,草本植物品種達到150種以上,水生植物品種達到50種以上。物種中70-80%為鄉土樹種(含本土樹種),20-30%為外來樹種。
(2)對龍巖中心城區的古樹名木中已出現生長衰退的樹木及時進行診斷和長勢恢復,并加強相關研究,為古樹名木的保護提供指導。
(3)在龍巖市城區的周圍山區、城內水系、城市公園等地營建模擬天然群落的物種組成、層次結構和水平結構人工構建的與天然群落有相似的生態功能的擬天然地帶性植被群落。
(4)為了充分收集龍巖豐富的植物資源,完善植物的擴繁技術,為龍巖市城市園林綠化提供充足的多樣化的優良種苗,提高城市植物多樣性水平,擬在龍巖學院后面地塊建立1個植物引種馴化基地。
(5)為了對野生植物進行遷地保護,有效地減緩植物多樣性的流失,擬在西湖山建立1個植物園。到2015年,植物園植物種類發展到1500種(含品種),逐步將植物園建設成為園林植物收集和保護中心。完善石鑼鼓濕地公園和西湖濕地公園建設,園內濕地植物達80種以上,水生植物40種以上,高等植物300種以上。
(6)強化外來物種的管理,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及快速對應體系,降低入侵風險。
(7)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普宣傳,強化市民對鄉土植物價值的認識和保護意識。
(三)中遠期目標(2016~2030年)
(1)有效保護地帶性植被。地帶性植被面積占有林地面積的70%以上;近期規劃中保護的地帶性植被類型逐步恢復到近熟林階段,群落層次分化明顯,物種組成復雜有序。
(2)完善龍巖市植物園的建設,植物園植物種類發展到2500種(含品種)以上。
(3)城市園林植物從近期末的1000種提高到1500種,城市及其周邊風景林的植物種數達2000種以上。
(4)風景林鄉土種指數達0.95,城市綠地(公園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庭院綠地和行道綠地)鄉土種指數達0.60以上,防護林鄉土種指數達0.90以上,生產綠地鄉土種指數達0.75以上;全市各綠地鄉土種指數平均達0.75以上。
(5)風景林多樣性綜合指數達0.85以上,城市綠地(公園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庭院綠地和行道綠地)多樣性綜合指數達0.60以上,防護林多樣性綜合指數達0.65以上,生產綠地多樣性綜合指數達0.70以上;各類型綠地平均多樣性綜合指數達0.70以上。
四、規劃研究內容
根據龍巖市生物多樣性現狀,規劃主要考慮的是物種、群落與景觀水平的生物多樣性。主要規劃內容包括:
(1)龍巖市生物(植物)多樣性功能分區與保護目標的確立。
(2)制訂龍巖市市域和城市生物(植物)多樣性生境保護對象、范圍、重點地區,保護策略與措施。
(3)提出龍巖市鄉土植物和引種植物的篩選樹種及園林應用重點引種馴化樹種。
(4)提出具體推廣價值的自然植物群落和城市人工植物群落景觀營造模式。
(5)園林綠化(綠地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
(6)外來物種及其管理策略。
(7)龍巖市珍稀瀕危生物與名木古樹的保護與持續管理對策。
(8)龍巖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支撐體系建設方案。
(9)制定龍巖市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方案。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