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東鄰鄂爾多斯高原,西與烏蘭布和沙漠隔河相望,南與寧夏平原相連,北望河套灌區。位于城市東面的桌子山、城市中心的甘德爾山和西面的五虎山與黃河共同構成了“三山環抱,一水中流”的奇特地形地貌。1976年經國務院批準,由原來的烏達、海勃灣兩個縣級市合成烏海市,為自治區直轄市,市轄海勃灣、烏達和海南3個區,市域面積1754平方公里,人口50萬,有漢、蒙、回、滿等25個民族。黃河由南向北流經全市105公里。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于2010年4月26日開工建設,建成后在城市中心將形成118平方公里的舒緩水面,構成獨特的城市環境。2008年烏海市被中國書法家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書法城”。烏海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滿活力、蓬勃發展的城市,未來將打造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區域中心城市。
一、項目名稱:《中國?烏海?環烏海湖區域概念性規劃及城市設計》
二、項目業主:烏海市人民政府
三、項目地點: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庫區(烏海湖)周邊約30平方公里區域。
四、規劃目標:
(一)明確環烏海湖區域旅游、度假、休閑、娛樂、體育、宜居特色功能定位和目標:
環烏海湖周邊約30平方公里區域,結合烏海特色旅游資源,將整個環湖區域的各節點通過水資源綜合開發系統串聯起來,同時結合該系統策劃一系列相關水上游樂、休閑、體育、度假旅游和會務活動等項目,將其打造成國際級特色旅游休閑度假勝地典范。
(二)提出烏海湖沿線周邊地塊規劃和開發研究:
設計應考慮規劃與其周邊功能區或重要節點的銜接和聯系,深入研究環湖核心地帶開發對環湖土地、岸線開發利用的影響,提出可行的開發模式和項目策劃,并對重點地段進行設計。
(三)進行整體形象和重點線路景觀設計:
彰顯“山、水、城”特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借鑒國內外濱海、濱湖開發建設經驗,對城鎮、湖濱地帶、重點路段的形態和景觀進行深入設計。
五、征集工作內容:環烏海湖區域綜合開發概念規劃,包括概念規劃和城市設計兩個層面。
六、參賽單位報名資格:
1.參賽單位必須是國內外知名的規劃設計單位或高等院校。
2.兩家或兩家以上的規劃設計單位可以聯合參與競賽。
3.國內設計單位需具備城市規劃、園林景觀或旅游規劃設計的甲級資質。
4.國外機構必須具有旅游景區規劃或大型規劃項目的成功實施案例,應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認的資質證明。
5.參賽單位需要在以下方面具備充足的經驗:濱水(河、湖、海)地區規劃及城市設計;濱水(河、湖、海)旅游規劃與開發研究;道路景觀規劃設計。
七、設計費用:
本次概念規劃及城市設計費用為:評審獲得第一名的設計單位獲人民幣120萬元,第二名獲人民幣80萬元,第三名獲人民幣60萬元,第四至第六名參賽單位給予每家20萬元的設計費補償。第一名設計單位負責整合方案,方案整合費50萬元(以上費用稅費自理)。參賽單位工作期間發生的一切費用自理。
八、報名時間安排:
2011年1月25日開始報名,報名截止日期:2011年2月15日17時前(以烏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收到全部報名資料的原件、傳真或電子郵件為準)。
2011年2月25日前,資格預審選定10家設計單位,并發出告知書。
2011年3月1日~2日,受邀單位進行實地踏勘,并由烏海市規劃局介紹項目概況及相關規劃要求。
由10家設計單位提交項目建議書后進行初步評審,確定6家設計單位正式展開規劃設計,其他詳見設計說明書。
九、報名材料要求:
(一)參賽申請。
(二)參賽單位營業執照副本與資質證書復印件,境外單位附相應證明材料。
(三)參賽單位項目組,特別是項目負責人近3年的主要業績。
(四)聯合體報名的,附聯合體協議書(說明牽頭人、工作分配等內容)。
(五)參賽單位聯系地址、電話、傳真及E-mail地址。
(六)參賽單位未按照上述要求提供材料的,業主單位不予受理。參賽單位需對所提供的一切材料的真實性負責,一經發現存在虛假信息或冒用他人名義的,業主單位有權立即取消該單位的參與資格。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參賽單位承擔。
十、送達方式:
報名資料通過現場、傳真或電郵的方式于報名截止時間之前向烏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報名。
聯系單位:烏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烏海市規劃局
聯系人:張亞楠 王振江
手機:1504833576713394730388
地址:烏海市海勃灣濱河新區奧體中心西門305室
郵政編碼:016000
E-mail:whggzy_zyn@63.com
報名電話:0473-2999714
傳真:0473-2999703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