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觀點 怎樣才是真正的優質種苗
始于1961年的美國科斯塔農場生產種類豐富的熱帶觀賞植物,產品種類超過1500個。如今,由第三代接班人掌管的家族企業經營得非常成功,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確保為客戶提供品質優良、質量穩定的產品。負責人安德魯說,只有確保產品的高品質,才能最終獲得高利潤。
安德魯說,要了解如何生產優質的種苗,首先必須明確什么樣的種苗才是優質的種苗。有些生產者認為,種苗到成品花之間還有許多的生產環節,因此只要是移植成活率高、養護一段時間后能順利長成成品花的就是優質種苗。但在安德魯看來,優質種苗不只是移植成活率高,還要能使后續生產中的額外投入降到最低。在成品花生產階段,生產者做的“補救”措施越多,利潤流失就越大。
種苗生產需根據花期做出適當安排。植物種類的不同,種苗生產過程中有可能出現花蕾萌發情況,所以分蘗能力強的種苗在移植后應立即著手花期調控的準備。將低品質的種苗投入生產,最終只能得到低品質的成品花。
萌發前的預處理
目前,生產者慣用的生產方式最終決定了他們對高質量種苗的定義。那就是種苗應當健壯、分枝良好、分枝點低。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要做好萌發前的預處理,在覆蓋種子的基質表面噴灑對應的生長調節劑,能大大降低種苗的徒長率。
當種苗快要生根的時候,可以適當加入一些生長調節劑,使用微量即可。雖然量少,但在植株的生長初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植株在成長過程中,會持續積累這種生長調節物質,因此使用劑量允許在一定范圍內的小波動。
種植如萬壽菊、百日草和雞冠花等幼苗易徒長的植物時,這種方法尤為有效。當然,抑制幼苗徒長并不是使用這種方法的唯一好處,所以這種方法同樣可以普及在許多其他作物上。另外,此方法中還可以讓生長調節劑的用量更精細,以減少后面的調控成本,比如藥品和人力以及管理時間成本等,同時還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目前,萌發前的預處理方法在科斯塔農場高達80%的農作物產品中都已經被普遍使用。
生長期調控
在當地,由于春天鄉下的光照條件非常好,因此經過預萌發處理的春季作物種苗,一般情況下不用再進行其他調節,可以直接跳過光調節這個環節。
當種苗生產進入第三階段時,應該將其移到光照充足的地方給予合適的光照強度,使其能長成完整的植株。所以喜光、需要在全日照條件下生長的植物,一天24小時都不必遮陰;而陰生植物可以給予30%的適當遮陰。要保證種苗生長不出現延遲的情況,給予強光照的方法是可行的。另外,正如前面提到的,種苗在移植后應盡快開始進行花期調控,光照調節也是其中的一種方法。需要再次強調的是,春季作物剛開始進入第三階段時,無需再進行其他調節。
額外的光照還能加快種苗的自然分枝,同時加快光合產物的累積、促進提前開花。以矮牽牛為例,在夜間同樣使用照明燈、進行光中斷處理的情況下,接受光照強度大的種苗可比光線強度弱的提前兩個星期開花。
即使沒有調控措施,種苗也一樣會生長,但品質會有影響。所以,穴盤苗移植后就要及時進行調控,千萬不要錯過時機。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共同決定種苗的品質。上文提到的只是一些經常容易被忽略的環節。當然,這些能生產出高品質成品花的要點往往給生產者增加許多額外的壓力和工作量。但如果能做好,會事半功倍。
在種苗生產中削減投資并不是真正的省錢。盡可能地提高光照水平、盡早調控,如果沒有條件,最好還是從專業的種苗供應商那里購買種苗。
編輯:j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