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物園集錦(一)—北京植物園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植物園就是一睹植物們風采的最佳地點了。由于地域和自然環境的差別,不同地方的植物種類、形態和生長習性各有不同,所以各地的植物園都自己的特色植物。而且,植物園不僅在向普通人普及宣傳植物知識,同時還承擔著保護植物多樣性等植物研究任務。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中國各地的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是于1955年在俞德浚院士等老一輩植物學家倡導下,經中央人民政府批準選址建成的,它也是新中國成立后科學院于50年代建立的植物園中較早的一個。北京植物園地處首都,又有歷史悠久、科研力量雄厚的植物研究所為依托,一直是我國和科學院植物學與植物園領域對外展示成果和學術交流的窗口和門戶,還有一批成績卓著的科學家,在植物園遷地保護和資源開發研究與國際合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植物園規劃面積119公頃,現有土地面積74公頃,其中展覽區20.7公頃,試驗地17.2公頃,展覽溫室1820平方米,試驗溫室3000平方米。已建成樹木園、宿根花卉園、月季園、牡丹園、本草園、紫薇園、野生果樹資源區、環保植物區、水生植物區、珍稀瀕危植物區,熱帶、亞熱帶植物展覽溫室等10余個展區和展室。栽培植物近5000種(含品種),其中喬灌木約2000種,熱帶、亞熱帶植物1000余種,花卉近500種(含品種),果樹、芳香、油料、中草藥、水生等植物1500余種。種子標本室收集種子標本75000余號,22500余種,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并與60多個國家(或地區)300多個單位有植物種子交換關系。
植物資源豐富
在科普宣傳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效果,每年接待游人約20萬人次,是北京和外地部分專業院校以及中小學校的定點實習或學習單位,被首批授予"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和"海淀區科普教育基地"稱號,同時是北京市和海淀區旅游局的定點旅游單位。
北京植物園以引種栽培珍稀瀕危植物和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植物為主,重點進行北方野生植物遷地保護研究,發掘野生植物資源,總結植物引種馴化的理論與方法,并運用植物生態學和園林美學的方法配置和展示植物,使之成為北方植物多樣性遷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基地。
美麗的花園
北京植物園主要研究:中國北方野生植物的遷地保育;珍稀瀕危植物的引種保育與搶救戰略;種子生物學和種質資源的長期保存與利用;重要經濟植物資源引種利用與新品種培育。另一方面北京植物園以植物所雄厚的科研基礎為依托,結合植物收集和專類園建設,服務于植物研究所的植物系統與進化、分類和生殖、生態等多學科的深入研究。
在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中,北京植物園作為"中國科學院植物園網絡建設"中溫帶地區的核心植物園,我們將努力提高北京植物園作為國家戰略資源儲備的知識創新與知識傳播的能力,建成我國植物種質資源遷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研究中心之一和國家科普教育基地,為建成國際一流的"經典型"的植物園奠定基礎。
相關鏈接: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中國和德國屋頂花園發展對比
玫瑰姐計劃在4月份去德國,先在網上搜了一些德國攻略,找到了德國屋頂花園的文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