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綠化屋頂遏制高溫
近年來,地球“燒”得越來越厲害,熱浪席卷許多國家和城市。研究表明,城市高溫屢屢刷新,主要原因當然是天氣因素,但是人們行為不當對環境施加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其中最為關鍵和直接的就是城市規劃與建設的不合理。隨著城市規模的高速擴張,一座座高蓄熱、非生態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這些全密封、全空調設計的新建筑猶如分布在城市各處的“加熱棒”,源源不斷地生產熱量。
怎樣才能有效地應對高溫呢?推廣屋頂綠化是普遍采取的最有效的建筑降溫方式之一。目前,很多國家和城市通過屋頂綠化,邁出了構建“生態城市”的第一步。“綠色屋頂”是指在建筑物屋面種植植物,形成一個綜合生態體系,為城市增加綠化面積,從而起到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等作用。
研究發現,“綠色屋頂”能夠減少屋頂建筑材料帶來的輻射熱,同時又被稱為“會呼吸的屋頂”,如果屋頂綠化率達到8%,城市氣溫即可降低2℃。
日本在立體綠化,垂直綠化和空中綠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把它作為一種法令強制執行,以便增加綠地,改善生態環境。東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空余空間小,“鋼鐵”和“水泥”幾乎占據了市區的全部土地,因此增大植物覆蓋率絕非易事。為此,市府采取了兩項最重要的舉措:
法律保證早在1991年,東京就頒布了城市綠化法律,規定在設計大樓時,必須提出綠化計劃書。1992年又制定了“都市建筑物綠化計劃指南”,使城市綠化更為具體。根據規定,在興建大型辦公和住宅建筑物時,必須有一定比例的綠化面積,其中“樓頂花園”和“陽臺微型庭院”可以作為綠化面積計算。要求屋頂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房屋必須種植不少于其屋頂面積20%的綠色屋頂植物。從1999年開始,凡建筑面積在2000平方米以上、“樓頂花園”占樓頂總面積40%以上的業主不僅可以得到修建“樓頂花園”的低息貸款,而且其建筑的主體部分也能夠享受部分低息貸款。
科學指導東京市政府首先確定市中心的住宅區和學校為推行立體綠化的重要試點單位,興建“樓頂花園”和“陽臺微型庭院”等。經過多年努力,現已初見成效,證明這種見縫插針的做法有助于大都市的立體綠化。在鬧市區新宿,鋪設有大量的不透水地面,由水泥、柏油等組成。它以前沒有自然植被,無法通過水分蒸發冷卻,形同一塊塊巨大的“吸熱海綿”,大大加重了城區的高溫和干燥。而現在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塊塊翠綠和點點艷紅散布在建筑物的樓頂和千家萬戶的陽臺上,把熱島改變成“綠島”。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面積的綠地上,比起單一的草坪式“平面綠化”來,具有喬灌草復層種植結構的綠地能夠從環境中吸收更多的熱量,更好地發揮其改善環境小氣候的作用,降低溫度,增加空氣濕度,“降溫”效果要好得多,而且耗水較少。東京在綠色屋頂建筑中,還使用了許多新技術,例如采用人工土壤、自動灌水裝置,甚至有控制植物高度及根系深度的種植技術。
在東京,立體、垂直空中綠化運動最早是由東京建設、造景等48家公司組成的高檔天臺開發研究會興起的,后得到政府和市民的大力支持。人們綠化“鋼鐵”和“水泥”住宅的愿望越來越強烈,出現了興建“樓頂花園”和“陽臺微型庭院”的熱潮。此舉一方面可以縮小溫度變化幅度,防止建筑物裂紋,減少紫外線輻射,延緩防水層惡化,對建筑物本身起隔熱節能和降低噪音的作用。另一方面隨著植物覆蓋率的提高,能夠降低能源消耗,調節城市的溫度和濕度,改善氣候,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吸附污染物質,凈化大氣。目前,東京市屋頂綠化率已達14%。
編輯:sea
相關閱讀
廣州投資近兩千萬打造立體綠化工程
根據對外公布的《2017年廣州市道路立體綠化建設項目建議書》,本次立體綠化改造項目選址位于廣州的城市主干道及天河中央商務區的城市街道,包括:天河路—中山大道、中山路、天河北路、體育東路、體育西路。天河區的區域道路為天河北路(廣州大道-五山路)、體育東路、體育西路項目選址為廣州市人流、車流密集的主干路。【詳細】
美媒:中國海綿城市計劃全面鋪開面臨挑戰
美媒稱,亞洲的城市都在竭力消化快速涌入的人口,城市發展正一步步侵占易發水災的地方。孟買前不久積水成災,人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咎于印度對濕地的開發管理不善,無論在印度、尼泊爾還是孟加拉國,匆忙建設的城市區【詳細】
北京朝陽區添屋頂花園 今年屋頂綠化2萬平米
今年,朝陽區計劃再完成屋頂綠化約2萬平方米,預計10月底全部完工。【詳細】
廣州:屋頂綠化還需打通“軟障礙”
據報道,有60多年歷史的廣州市總工會建筑的屋頂上的一片“草坪”,讓城市的水泥森林增添了一份綠意,也讓炎炎夏日多了一絲涼意。記者了解發現,這種屋頂綠化能讓室內降溫3到5,節能效果非常明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