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生產自動化持續升溫
“我從北京專程趕來,就是想看看自動化設備。”在上海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一個自動化設備展位前,北京彩冰花園藝公司總經理于號兵告訴記者。抱有同樣想法來參加展會的種植者不在少數,如陜西苗木繁育中心、北京昊景花卉種植園等。許多生產者都把考察自動化當做參加本屆展會的必修課。記者發現,展會上最忙碌、人氣最旺的展位,往往是自動化溫室設備企業,咨詢、簽單的客戶熙來攘往,參展商們也忙得不亦樂乎。由此,很多業內人士感慨:花卉生產的自動化時代即將到來。
生產者對自動化需求迫切
花卉企業為何對自動化有如此強烈的渴望,大多數生產者都認為這是產業升級的必然要求,而動力主要來自兩方面:提高花卉產品品質的需求和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產量的需求。現在花卉行業市場競爭激烈,要想取得優勢則必須依靠高品質產品。于號冰告訴記者:“隨著花卉消費市場不斷擴大和成熟,消費者對產品要求提高,市場上越來越需要高品質的花卉產品。我們經常聽到花卉經銷商說缺貨,其實市場上一般品質的產品并不缺,缺的是那些高品質產品。”同樣,主要生產長壽花、麗格海棠等小盆花的昊景花卉種植園總經理高軍也表示,他們目前想進一步擴大產能、提高效率,而只靠人工生產的方式已經很難達到這個目標,只有依靠自動化才可能讓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同時,隨著花卉企業多年的成長和壯大,不少企業把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產量作為當前的一個主要目標,而依靠傳統人工種植方式,無論在人工上還是管理上都會遇到各種問題,只有依靠省時省工、操作方便的自動化系統,才可能使這些問題迎刃而解。
此外,逐年上漲的人工費用也讓許多生產者“痛下決心”搞起自動化。陜西苗木繁育中心主任張海平告訴記者,現在花卉企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就是勞動力缺乏,與5年前相比,現在工人的工資上漲了3至5倍,一個工人平均每天的勞務費少則七八十元,多則上百元,這給企業增加了不少壓力,盡管自動化一次投入較大,但從長遠趨勢看,還是使用自動化更劃算。
供應商建議理性對待
現在國內已有不少企業準備或者已經向自動化邁進,上海春芳花木場、大連世紀種苗有限公司、山東紅梅園藝、天津大順集團、廣州繽紛園藝有限公司等已開始將部分自動化設備應用到生產中,相信這也給更多的花卉生產者起帶頭示范作用。然而,各個企業情況不同,實現自動化的腳步有快有慢,該怎么實現自動化呢?
自動化包括種植自動化、生長階段自動化以及溫室物流自動化,例如適用于種植階段的上盆機、泥炭攪拌機、傳送帶等;用于植物生產階段的施肥灌溉、溫度控制等自動化控制系統;還有比溫室自動化控制更高一個層面的溫室內部物流系統。
自動化的第一步該怎么邁出成為生產者面臨的一個問題。就像記者在本屆展會上遇到的一個種植者,面對琳瑯滿目的自動化產品,他不知該如何選擇。對此,上海荷中經貿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斌認為,國內目前是用機械部分代替勞動力密集生產環節的階段,今后幾年,這個進程可能會加快。機械化之后,將各個環節的機器連接起來協調使用,這就可以實現部分自動化。最后,將所有機械和溫室內的部件有機結合實現自動化。自動化將生產效率提高后,還可以向電腦信息化過程轉變。
對于該如何邁出自動化步驟,荷蘭科迪馬集團物流專家Gideon認為,生產者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量身定制”,即明確自己需要什么階段、什么程度的自動化,例如種植者可根據自己的投資、市場定位來選擇到底是自動化還是半自動化。他相信,不久的將來在國內將有大批自動化種植者脫穎而出。
編輯:ree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