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屋頂綠化為城市降溫
近年來,地球“燒”得越來越厲害,熱浪席卷許多國家和城市。研究表明,城市高溫屢屢刷新,主要原因當然是天氣因素,但是人們行為不當對環境施加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其中最為關鍵和直接的就是城市規劃與建設的不合理。隨著城市規模的高速擴張,一座座高蓄熱、非生態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這些全密封、全空調設計的新建筑猶如分布在城市各處的“加熱棒”,源源不斷地生產熱量。
怎樣才能有效地應對高溫呢?推廣屋頂綠化是普遍采取的最有效的建筑降溫方式之一。目前,很多國家和城市通過屋頂綠化,邁出了構建“生態城市”的第一步。“綠色屋頂”是指在建筑物屋面種植植物,形成一個綜合生態體系,為城市增加綠化面積,從而起到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等作用。
研究發現,“綠色屋頂”能夠減少屋頂建筑材料帶來的輻射熱,同時又被稱為“會呼吸的屋頂”,如果屋頂綠化率達到8%,城市氣溫即可降低2℃。
日本在立體綠化,垂直綠化和空中綠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把它作為一種法令強制執行,以便增加綠地,改善生態環境。東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空余空間小,“鋼鐵”和“水泥”幾乎占據了市區的全部土地,因此增大植物覆蓋率絕非易事。為此,市府采取了兩項最重要的舉措:
法律保證 早在1991年,東京就頒布了城市綠化法律,規定在設計大樓時,必須提出綠化計劃書。1992年又制定了“都市建筑物綠化計劃指南”,使城市綠化更為具體。根據規定,在興建大型辦公和住宅建筑物時,必須有一定比例的綠化面積,其中“樓頂花園”和“陽臺微型庭院”可以作為綠化面積計算。要求屋頂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房屋必須種植不少于其屋頂面積20%的綠色屋頂植物。從1999年開始,凡建筑面積在2000平方米以上、“樓頂花園”占樓頂總面積40%以上的業主不僅可以得到修建“樓頂花園”的低息貸款,而且其建筑的主體部分也能夠享受部分低息貸款。
科學指導 東京市政府首先確定市中心的住宅區和學校為推行立體綠化的重要試點單位,興建“樓頂花園”和“陽臺微型庭院”等。經過多年努力,現已初見成效,證明這種見縫插針的做法有助于大都市的立體綠化。在鬧市區新宿,鋪設有大量的不透水地面,由水泥、柏油等組成。它以前沒有自然植被,無法通過水分蒸發冷卻,形同一塊塊巨大的“吸熱海綿”,大大加重了城區的高溫和干燥。而現在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塊塊翠綠和點點艷紅散布在建筑物的樓頂和千家萬戶的陽臺上,把熱島改變成“綠島”。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面積的綠地上,比起單一的草坪式“平面綠化”來,具有喬灌草復層種植結構的綠地能夠從環境中吸收更多的熱量,更好地發揮其改善環境小氣候的作用,降低溫度,增加空氣濕度,“降溫”效果要好得多,而且耗水較少。東京在綠色屋頂建筑中,還使用了許多新技術,例如采用人工土壤、自動灌水裝置,甚至有控制植物高度及根系深度的種植技術。
在東京,立體、垂直空中綠化運動最早是由東京建設、造景等48家公司組成的高檔天臺開發研究會興起的,后得到政府和市民的大力支持。人們綠化“鋼鐵”和“水泥”住宅的愿望越來越強烈,出現了興建“樓頂花園”和“陽臺微型庭院”的熱潮。此舉一方面可以縮小溫度變化幅度,防止建筑物裂紋,減少紫外線輻射,延緩防水層惡化,對建筑物本身起隔熱節能和降低噪音的作用。另一方面隨著植物覆蓋率的提高,能夠降低能源消耗,調節城市的溫度和濕度,改善氣候,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吸附污染物質,凈化大氣。目前,東京市屋頂綠化率已達14%。
東京開展的屋頂綠化運動搞得如火如荼,高檔天臺上的“空中花園”、建筑物的“樓頂花園”和住宅“陽臺微型庭院”等隨處可見,整座城市“披紅戴綠”,被打扮一新。這道靚麗的風景在吸引不少游客的同時,也造福了市民,對這座大都市的“降溫”發揮了充分的作用。據測定,只要東京市中心的立體植物的覆蓋率增加10%,就能在夏季最炎熱時將白天室外的最高氣溫降低2.2℃。立體綠化不僅可以對人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果,而且改善環境,凈化空氣,美化城市。
東京的經驗給我們以啟示:城市規劃與建設的思路正確與否,直接關系著城市對于高溫災害的抵御能力。最關鍵的集中在對美化和綠化的認識誤區:一談到高樓大廈的建設,言必稱求新求奇,外觀上大膽突破,而對建筑本身的生態作用卻常常被忽略,缺少城市建設的“生態”思維,僅僅把城市綠化的目的理解為增加城市美觀,看不見綠化的生態功能。
只有堅持以環境優先為原則嚴格把關,在城市建筑中更多使用可循環材料和再生材料,降低建筑能耗,大力提倡綠色建筑并且給予更多的稅費優惠,通過經濟杠桿推動建筑的“綠化”,才能從根本上遏制高蓄熱、非生態的高樓大廈繼續在城市擴張,真正實現2010年上海世博會提出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目標。
相關鏈接:其它國家的屋頂綠化
德國 德國的屋頂綠化發展最早,是世界上公認的“綠色屋頂”技術最先進、屋頂綠化普及程度最高、屋頂綠化政策環境最好的國家。統計表明,德國早在2003年屋頂的綠化率就已超過14%,全國的綠色屋頂超過1300萬平方米。為了加強養護管理,德國采取了政府和業主共同出資進行屋頂綠化的辦法,如政府補貼25%的綠化經費,在城市重點地區內,為確保屋頂綠化,對建筑所有權者實行5年內固定資產減稅50%的特例措施。
美國 美國芝加哥市大規模推行“屋頂綠化”儲存太陽能和過濾雨水,以節省能源的舉措取得很大成效,每年為芝加哥市政府節約1億美元的能源開支。為了推廣綠色屋頂,于2005年推出了“綠色屋頂獎勵津貼項目”的鼓勵措施,協助建立了20個綠色屋頂項目。芝加哥環境部門2006年又撥出更多獎勵津貼,以協助居民和小企業建立綠色屋頂項目,有40多個入選項目獲得了5000美元的獎勵津貼。
英國 為迎接2012年奧運會,英國倫敦市也計劃通過建造“綠色屋頂”來打造“綠色市區”。
瑞士 在瑞士日內瓦,已有7%的食品來自屋頂種植。
丹麥 作為2025年成為“碳中性”城市整體戰略的一部分,丹麥哥本哈根市要求屋頂斜坡小于30度的所有新建筑物的屋頂進行綠化。哥本哈根市現在擁有2萬平方米的屋頂,要求每年高達5千平方米的新開發房產有植被覆蓋。
加拿大 為解決“熱島效應”,改善環境質量,加拿大多倫多市在2009年5月通過一項法規,要求超過6層的多單元住宅、學校、非營利性住房、商業和工業建筑有多達50%的屋頂綠化覆蓋率,較大的住宅項目要求綠化屋頂覆蓋率占屋頂面積的20%~50%。多倫多市對市屬房產的綠色屋頂做出要求,并建立了針對現有建筑物高達1平方英尺5加元的財務獎勵。
韓國 從2002年起,依據韓國首爾市《有關綠地保護及促進綠化的條例》,該市對綠化公共性質的民間建筑物屋頂實施了支援50%有關綠化費用的措施,以鼓勵民間綠化屋頂。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重慶豐都:47公里長江兩岸實現綠化全覆蓋
“現在的長江豐都段兩岸,都被郁郁蔥蔥的林木覆蓋了,看不到一塊裸露的田土。”10月17日,說起長江兩岸的生態環境變化,豐都縣林業局產業中心主任潘登科十分自豪。近幾年,豐都補“天窗”、接“斷帶”,經濟林與生態林建設并重,縣境內47公里長江兩岸基本實現綠化全覆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8%。【詳細】
山東11市入選國家森林城市 生態綠化各有高招
記者從山東省林業廳獲悉,山東省日照市、萊蕪市獲新一批“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截至目前,全國共計137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