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淺山區發展與保護研究項目
北京市淺山區發展與保護研究
項目地址:北京市
項目委托:北京市國土資源局
研究面積:4 420km2
項目團隊:俞孔堅、李迪華、袁弘、喬青、許立言、楊言生、趙晶等
研究時間:2009年6月~2010年2月
淺山區是山區中較為特殊的部分,北京市淺山區作為城市未來發展空間,已經承受到一定開發壓力;而作為城市生態涵養發展帶,淺山區保護格局急需在全市總規層面上進一步明確;同時作為山區發展的領頭軍,淺山區的發展帶動作用也應逐步強化。綜上所述,淺山區作為山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復雜性和特殊性使得簡單的談淺山區“開發”還是“保護”均已無法適應城市發展的需求。
本研究提出北京市淺山區的核心含義是指在未來若干年內最有可能受到城市化過程極劇變化影響的山地和平原生態交錯敏感地區。在綜合考慮自然地理、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社會經濟等因素,選取海拔(65~300m)、坡度(2~10度)、地貌類型以丘陵、臺地、洪積扇為主,人口密度小于400人/km2等因子,在保證村級行政邊界完整性的基礎上綜合判定北京市淺山區的范圍。最終確定北京市淺山區總面積為4 420 km2,涉及全市10個區縣66鄉鎮。
本研究綜合分析與評價了淺山區內自然人文和社會經濟、土地利用的特征,明確診斷了該區域未來發展遇到的主要瓶頸,并進一步結合北京市總體發展需求、當地村民和北京市民的發展意愿,明確淺山區的功能定位為生態涵養關鍵帶,山區經濟啟動帶,城市功能拓展帶。并通過對北京市淺山區水文、地質災害、生物多樣性保護、文化遺產和鄉土景觀、游憩和視覺過程的系統分析,運用GIS和空間分析技術,判別出維護上述各種過程安全的關鍵性空間格局(景觀安全格局),進而綜合、疊加各單一過程的安全格局,構建具有不同安全水平的綜合生態安全格局。在綜合生態安全格局構建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發展的適宜性評價和農村經濟類型區劃的研究,將“正規劃”與“反規劃”內容相結合,提出淺山區總體發展戰略是,建立生態基礎設施,成立北京西北郊國家公園;發展和提升當地農村經濟,建立休閑游憩帶;承接和補充部分外泄城市功能,建立北京西北郊生態產業帶。淺山區土地利用戰略是,穩步推進淺山區生態化土地利用;著力發展淺山區生態產業;有序開展淺山區生態化建設。在政策上,應該加大政府對淺山區生態建設的投入和引導,加大生態補償力度;深入推進存量建設用地整理和內涵挖潛,探索建立現狀建設用地騰退與規劃新增建設用地相掛鉤,以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機制,細化區域產業準入機制。
編輯:ree
相關閱讀
頂級IP+平臺化運營 特色小鎮發展探索全新模式
IP是近年來非?;鸨母拍?各大商業、旅游項目紛紛緊跟市場風向標,搶占IP資源,進行營銷推廣。特別是國際化IP,更備受追捧?!疤厣℃偂边@一類新興綜合文旅項目也不例外,正在IP運營上進行探索。但這些IP資源如何在國內“落地生根”并發揮最佳效果?這或許值得深入思考。【詳細】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召開局屬林場森林資源管理會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林場處組織召開了局屬林場森林資源管理會。局屬各林場、松山及碑林管理處負責人和資源管理科室相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詳細】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雙贏
“一帶一路”建設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具有廣闊前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和地區眾多,其自然環境、產業基礎等千差萬別,如何因地制宜開展建設,始終保持綠色低碳,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雙贏,是必須深入思考的重大問題。【詳細】
園林苗木行業蓬勃發展 苗木人卻面臨競爭威脅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逐漸成為社會主流,各地植樹造林、綠化美化的要求日益高漲,在這之間也帶動了園林綠化苗木行業的蓬勃發展,各種苗木相關企業層出不窮。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