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塔:演繹"新唐風"
21世紀的"綠色建筑"
隨著陜西歷史博物館、"三唐工程"、群賢莊、陜西省圖書館、美術館、黃帝陵祭祀大殿、大唐芙蓉園、延安革命紀念館等一系列傳承民族精神、展現時代風貌的卓越作品的誕生,新唐風開始在華夏大地上蔓延,相比很多城市中顯眼的西式建筑,從建筑大師張錦秋的作品中人們感受更多的是一種傳統文化的氣息。
陜西這塊古老的土地在張錦秋描繪下開始重新煥發生機,而這個舞臺也成就了張錦秋,她身上亦明顯帶有這座古都的印記。
張錦秋擔綱設計的西安世園會天人長安塔保持了隋唐時期方形古塔的神韻,同時增加了現代元素,既體現了中國建筑文化的內涵,又彰顯出時尚現代的都市風貌。全塔采用先進的內鋼框架支撐結構,自重輕、施工快,且鋼材為可循環材料,節能環保。屋頂及所有挑檐均采用安全玻璃,與墻體的玻璃幕墻共同構成水晶塔的效果。
天人長安塔建筑地上部分為明層七層,暗層六層,地下一層,共計十四層。塔的臺座高3.0米,塔剎頂部高89.4米,頂層花卉大廳屋脊高83.0米。位于中國傳統園林--竹林精舍之中,可鳥瞰全園的景觀。長安塔外形具有唐代傳統木塔的特點:一層挑檐上面有一層憑座,逐層收分,充滿韻律。各層挑檐尺寸開闊上揚,體現唐代木結構建筑出檐深遠的特色和風采。
檐下與柱頭之間用金屬構件組合,是傳統建筑檐下斗拱系統的抽象和概括。玻璃幕墻退在外槽柱內側,通過玻璃肋與柱、梁固定。一系列處理使唐風唐韻的建筑充滿了現代感。長安塔大量采用鋼結構和相關構件,具有自重輕、強度高、抗震性能好、便于工業化生產等優勢,而且節能省地、可循環利用,建造和拆除時對環境污染較少,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建筑"。
張錦秋對西安世園會有著自己的期許和祝福,她說:"在上海舉辦的2010世博會很精彩,即將盛大開幕的西安世園會,相信也會十分精彩。"
去年10月18日,由媒體發起的"尋找西安開發區十大地標"活動,通過對建筑所處地段、高度、設計等方面綜合考評,西安世園會園區標志性建筑--長安塔被評為西安開發區十大最美地標之一。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世園會將帶來哪些驚喜?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已經進入倒計時100天。始于1960年的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至今已經在歐洲、美洲和亞洲國家舉辦了30多屆。它不但是世界各國園林園藝精品、奇花異草的大聯展,也是增進各國相互交流,展示【詳細】
揭秘北京世園會三大看點
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簡稱北京世園會)將于明年4月至10月在北京市延慶區舉行。這屆由中國政府主辦、北京市承辦的國際級別最高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有望成為展出規模最大、參展方數量最多、影響力最廣的世園會【詳細】
世園會園區明年4月試運行 10個展園完成建設
寒冬時節,位于延慶的世園會園區內一派火熱的忙碌場景。本月起,2019北京世園會各個展園進入室內布展階段,明年4月1日園區開始全面試運行,屆時綠化施工、運營體系、安保體系、物流運輸將同步啟動,并于4月15日前完成室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