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最葵園”:許江藝術詮釋植物之美
這是許江在蘇州博物館做的一次特殊的個展。這個名曰“最葵園”的音畫雅集,在5月27日晚上吸引了來自天南地北的一眾文化名流。范迪安、羅中立、韋爾申、程蔚東、茅威濤紛紛捧場,在這片“葵園”里舉杯邀月。此次“最葵園”展覽將持續到7月30日。
許江自稱此次展覽是“一場簡淡素園里的視覺對話,一次米芾山水前的放懷邀約”。在蘇州博物館做展覽,是對畫家的一種考驗。它的難,就難在要和一位世界級建筑大師“對話”。
蘇州博物館是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的封筆之作。據說,在這個園子已經建得有相當規模的時候,有一天,年近九旬的貝聿銘先生端了一張凳子,坐在一汪春池前的陽臺上,然后對周圍的工匠說:“我要開始做作品了。”接著,連續幾天,這位老人家指揮著吊車和工匠,根據米芾的墨點煙山,在背靠拙政園的那面白墻下,排出一片石頭丘壑。
“這片山水雖不大,但卻雄渾,有中國山水的氣勢。”許江說,“它不僅是對中國傳統山水的邀約,也是對未來每個來訪者的追問:傳統精神如何活在今天?所以在這里辦展覽,我就提出,要在他的園林里頭做一個作品。”
于是就有了園林水池中的那片青銅葵林。許江認為,葵和蓮是具有節令活力的植物,把它們放在這片園林里,將會點燃這個樸素園林的詩意。
而蠟葵燈更有時間的暗示。許江曾經做過許多蠟葵燈,卻從來沒有機會點燃它們,這次,它們終于有了展示的機會。
“葵燈回應的是博物館室內的那片竹園。”許江說,“這是對所有在這里辦展的畫家的挑戰。很多畫家不會去注意這片竹園,但我要想辦法回應它。水上的葵燈冰清玉潔,像一幅高調的水墨畫,而室內的竹園則像濃厚的水墨畫,它們的對話就叫‘竹葵邀月’。”
編輯:ree
相關閱讀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
當中國園林遇上西方園林 藝術碰撞出文化
園林,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域,就稱為園林。【詳細】
植物與水的搭配讓景觀充滿詩情畫意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不外乎動景和靜景。一方靜水搭配靈動叢生的植物,便多了幾分令人愉悅的生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