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遺址公園景觀規劃設計
首先基于共生的設計理念,將整合、再生、滲入的設計理論支柱轉化為方案,以達到相關區域的歷史遺址文化與未來現代化發展的共生,整體與部分共生,人與自然的共生,繼而創造出最和諧的遺址公園景觀。我們設計遺址公園、創造公園的目的何在呢? 其實我們創造公園就是在創造文化。對于這項遺址公園的規劃設計中,以目標遺址為規劃原點,以目標遺址為設計中心,以目標遺址為情感的終結,遺址文化貫穿始終將人與自然、歷史與未來、整體與部分的這種共生與和諧的遺址景觀呈現在人們的眼前。遺址基地的形態規劃生成思路是,刪減體量過大的遺址城墻,整合零碎的遺址建筑,建立遺址空間聯系,最終的遺址基地景觀形態為開闊的游覽景視,古典園林的水生環境,現代景觀的空間組合。最終形成的基地景觀將是共生哲學理念的最好表達。在整個公園中道路系統貫穿于整個設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人們的游園的向導,引導人們的視線。富有寬窄變化的曲折蜿蜒小路配以不同的水景、草坪、主題雕塑和廊架來表現不同的空間感,同時富有質感的波浪形草坡更豐富了景觀的空間層次。同時設計中適時的融入了當地獨有的特點:傳統和歷史。水與橋是中國古典園林永恒不變的造景元素,應用到永豐遺址的方案設計中來,它影映的不光是中國園林的形式美感,更是遺址的歷史文脈的延續,制造出幽靜古典的園林氛圍,水的應用將是這個公園設計的一大亮點,濕地所帶來的水生環境豐富了公園的生物物種,為遺址基地創造出和諧的自然景觀,遺址場所的氛圍感油然而生。公園中,地形的起伏變化是這一景觀設計的又一特色,它所表現出來的是非自然的紋理形態,自然的意識表達。配以古典建筑,高高的寺塔,傳達出的是歷史的變化起伏的韻律。地形的立面墻體或者配植爬墻植物,形成壯觀的大片綠植墻,盡情的表現出大自然的力量;或者加以人工雕刻傳達遺址的歷史和文化感。
編輯:wenweihua